中國的經濟從上一輪大規模刺激之后,逐漸走上了資本回報率下行之路,自2012年開始,經濟面臨嚴重的去產能去杠桿的壓力之中,行至今日,中國的周期性行業去產能去杠桿的壓力遠未釋放完畢,過剩產能出清仍處于攻堅階段。投資入冬、出口不振,已將制造業帶入一個更低的景氣周期之中,而消費盡管存在一定粘性,但獨木難支。在一系列的經濟脆弱鏈條下,國內資本市場、匯率市場壓力加大。8月的“挖坑式”貶值給當時的貨幣寬松騰挪出空間;而對于當前的央行而言,國際資本動蕩不安,人民幣匯率不得不保持穩定,但這就會令原本已較大的基礎貨幣缺口再度放大。
10月,發改委將把今年專項建設債券基金規模翻倍,增加至6000億元人民幣,以支持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經濟增長。而此前計劃為今年下發3000億元的基金用于項目建設。為發揮財政對穩增長的支撐作用,財政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設立1800億元的PPP模式融資支持基金,加大對重點建設項目的資金支持等。此外,還有購車稅收優惠與新能源汽車相關優惠政策,以及住房按揭便利政策。這些強力措施,無疑會對未來幾個季度的經濟提到一定提振作用,改善各項經濟數據的環比增速,進而也會對市場預期形成影響。未來看好藍籌基金投資機會。
券商板塊十月以來漲幅近20%,交易活躍度回升,兩融規模擴張重破10000億大關,有利緩解券商四季度基本面壓力。板塊估值仍徘徊在歷史低位,中長期板塊處于向上發展軌道。目前最大的風險已過去,低估值給券商保障,高成長+低估值+高彈性催化券商新機會。堅定看好券商改革。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天天基金研究中心,截至日期:2015-10-23
天天基金網是中國A股首家財經門戶網站--東方財富網旗下全資子公司,同時也是證監會批準的首批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天天基金網作為中國第一基金門戶和最大的基金交易平臺,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一站式基金理財服務。(點此立即開戶)
免責聲明:
本報告是天天基金網基于公開信息研究發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