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央行(PBOC)“雙降”之后,預計人民幣將面臨更大的走貶壓力。
在中國央行(PBOC)“雙降”之后,預計人民幣將面臨更大的走貶壓力。而有人民幣大空頭甚至預計,繼8月份之后,人民幣未來幾個月將出現更大幅度的貶值。
澳洲聯邦銀行(CBA)和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等機構的分析師預測,在下調利率以支持經濟增長之際,中國央行在2016年7月底前將允許人民幣快速貶值。
離岸人民幣上周四(10月22日)和周五均下跌0.2%,而盡管在岸匯率有望連續第二個月走高,遠期合約卻顯示貶值擔憂。
北京時間周一09:42,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跌0.06%,報6.3536元,此前跌幅最大達0.13%。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升0.03%,報6.3944元。
在中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以6.9%的同比增幅創出六年多來最低增速后,中國央行上周五進行去年11月以來第六次降息。
有分析師警告稱,假如人民幣再次貶值,那么8月11日匯率意外調整后全球從外匯到股票等市場的恐慌性拋盤可能就會重演。
此前,中國央行曾在8月份意外讓人民幣大幅貶值,而且中國經濟在第三季度邁出了2009年以來的最小增長步伐。
CBA駐新加坡策略師Andy Ji表示:“如果說有什么不同的話,那就是符合預期的進一步貨幣寬松措施會導致人民幣走軟。”
他預計最早在今年,人民幣就會出現幾天內超過3%的大幅貶值行情。
Ji說,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幅度尚未追及其他貨幣,因此“實際升值的抵消效應會降低貨幣寬松措施的效力,當中國陷入流動性陷阱時更是如此”。
CBA駐悉尼的外匯策略師Elias Haddad在報告中稱,央行雙降將讓人民幣匯率繼續面臨下行壓力,推動中國貨幣市場利率走低,但對長期債券收益率的影響大體上很小。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正在著力應對一些彼此矛盾的目標:振興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避免資金外流,實現匯率市場化以加大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儲備貨幣的可能性。
據知情人士透露,IMF代表已告訴中國,人民幣可能會很快就會加入該基金的貨幣籃子。
荷蘭合作銀行駐香港金融市場研究主管Michael Every在央行決定降息前表示:“貶值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經濟表現不佳,匯率彈性不足,外匯儲備持續減少,如果不這樣做,我看不出他們還有什么辦法能夠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如今的強勢是人為的。”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駐倫敦的新興市場經濟和外匯研究部門主管Peter Kinsella稱,放寬貨幣政策最有可能的影響將是加劇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預計,本次中國央行雙降將向金融系統釋放6,000億-7,000億元人民幣的流動性,在中國出現創紀錄的資本外流之際,有助于保持借貸成本下行。
該行預測,到年底存款準備金率將進一步下調50個基點,不過決策者將設法阻止人民幣走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