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從來不缺“妖股”,近日最受關注的當屬19個交易日錄得16個漲停的特力A。若從股市異常波動后的7月9日算起,該股漲幅近8倍,而這個神話的背后是早已屢見不鮮的市場操縱。
日前,證監會宣布擬處罰12宗操縱市場案件,罰沒款超20億元。其中,操縱特力A和得利斯的吳某樂以及深圳某基金公司被罰沒近13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特力A的擬處罰通知是在該股還處于瘋狂炒作階段出具的,可見監管層早已察覺到該股異動,只待違法事實確鑿后收網,其稽查執法效率之高、反應能力之快足以震懾各類觸碰違法違規紅線的不法分子。
其實,細心人會發現,自今年4月份證監會開展“證監法網”行動以來,證監會幾乎每周都會公布一批違法違規的“黑名單”,查處操縱股價、內幕交易、大股東違規減持、信息披露違規、短線交易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這與當前資本市場發展階段密切相關。在新興加轉軌的特殊時期,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違法違規案例也出現了諸多新的特點。如參與主體種類多樣,既有公司,也有個人,既有境內,也有境外,部分操縱行為系不同市場主體合謀進行;涉案金額巨大,手法新穎,當事人通過濫用交易規則,以不正當手段干擾和影響市場機制和作用的正常發揮等。這就要求監管部門必須堅決貫徹違法必懲、違規必究,加強市場監管,以零容忍態度鏟除影響市場健康發展的“毒瘤”。
更進一步來看,資本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除了關系投資者的資產安全以外,還關系到金融體系的風險防范,關系到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破壞了資本市場的正常秩序,扭曲了正常的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和價格形成機制,傷害了市場信心。從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大背景來看,必須大幅提高違法和失信成本,讓資本市場環境得到進一步凈化,讓投資者更好地享受經濟發展以及資本市場發展的成果。
法治強,則市場興。稽查執法作為事后監管的主要手段,在確保各市場主體依法行事和維護市場平穩健康運行、清除不合格的市場參與者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股市異常波動時期,對規則破壞者的嚴懲更能清晰地向市場傳遞出必須遵規守紀的信號,這不僅有利于針對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完善監管,也是增強市場監管威懾力和公信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