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認為,從簡單加工向富含技術含量的設計、制造轉變,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然之選;相關企業逐步形成競爭力,建議關注相關上市公司新寶股份、青島海爾、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群興玩具、華帝股份、金萊特、長青集團等。
日前舉行的第118屆廣交會上,“中國智造”顯示出了強大的爭搶訂單能力,在當前外貿低迷風氣中讓人耳目一新。
曾經以 “世界工廠”聞名的中國,正努力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以“中國智造”的形象替代“中國制造”。
高鐵、核電等技術的快速趕超,是“十二五”期間中國高端制造業崛起的縮影。而家電、機械、家居、玩具、禮品、服裝等更具普遍性的“中國制造”產品也正加速向 “中國智造”轉型。
一些參展的中國企業,在通過與 “互聯網+”的深度融合、“機器換人”、技術升級、設計創新等方面的努力中,走出了“價格低廉、利潤微薄”的困境,并獲得主動議價權和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在智能產品研發生產和“無人工廠”建設方面成效突出的中國家電產業,本屆廣交會上成為爭搶訂單大戶。廣交會一期家電產品成交額同比增長9%,海爾、美的、新寶、海信科龍、廣東志高、海信和格蘭仕等7家知名企業成交額均破1億美元。
分析人士認為,從簡單加工向富含技術含量的設計、制造轉變,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然之選;相關企業逐步形成競爭力,建議關注相關上市公司新寶股份、青島海爾、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群興玩具、華帝股份、金萊特、長青集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