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琉璃,很多人認為是玻璃,而傳統工藝中的料器也有很多人搞不清楚。今天,就為您細細區分一下琉璃、料器與玻璃。
說到琉璃,很多人認為是玻璃,而傳統工藝中的料器也有很多人搞不清楚。今天,就為您細細區分一下琉璃、料器與玻璃。
琉璃出現時間:唐代
工藝簡介:中國古代制造琉璃最初的制作材料,是從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經過提煉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是用人造水晶為原料、以脫蠟精鑄法制造的藝術品。生產過程需經過數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敗或瑕疵。
工藝特點:琉璃是中國傳統建筑中的重要裝飾構件,通常用于宮殿、廟宇、陵寢等重要建筑;也是藝術裝飾的一種帶色陶器。中國琉璃是古代漢文化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流光溢彩、變幻瑰麗,是東方人精致、細膩、含蓄的體現,是思想情感與藝術的融會。
料器出現時間:元末明初
工藝簡介:料器以一種熔點較低的玻璃為原料制作,最早由西域地區傳入中國。到明代萬歷年間,中國北部山東省博山地區的料器制作已經十分興盛,并流傳到北京。清代康熙三十五年,北京出現了首家大規模的“琉璃廠”,專門生產皇宮御用的料器,受到皇室成員的欣賞。
工藝特點:料器制作全靠手工藝者的經驗及手藝在燈火中加工制作而成。古代料器以仿制玉石、瑪瑙、珊瑚等名震四方,特別是實用性與裝飾性相結合的料器雕刻,制作極為精美,品種包括日用品、裝飾品和首飾等近千種。目前料器制作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玻璃出現時間:商代
工藝簡介:玻璃最初由火山噴出的酸性巖凝固而成,在商代時中國漢族人就制造出了無色玻璃。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并開始成為工業材料。玻璃被廣泛應用于建筑物,用來隔風透光,屬于混合物。
工藝特點:玻璃是由沙子和其他化學物質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主要生產原料為純堿、石灰石、石英。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隨著現代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和應用技術的日新月異,各種功能獨特的玻璃紛紛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