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行業重組望加速 9股有望迎來反彈(名單)】近年來,地緣政治危機頻頻,國際局勢的復雜使得國家對于軍隊建設方面的重視度提高,一帶一路走出去進程加速,軍工出海也為軍工業發展增添新動力。A股中,中航光電、中航飛機、中直股份、丹甫股份、天銀機電、四創電子、國睿科技、北化股份、煉石有色等9只個股值得布局。
點擊查看>>>個股研報 個股盈利預測 行業研報
軍隊建設提至國家戰略 軍工業重組望加速
近期軍工方面整合動作頻頻,北方國際21日午間公告,稱公司于10月21日收到實際控制人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的通知,后者正在籌劃涉及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無獨有偶,之前中船重工集團將5家軍工研究所事業單位的部分資產注入風帆股份。除此之外,今日美國軍艦向中國南海出發,國際局勢復雜也將軍工行業再度推至風口浪尖。
軍工企業重組加速 核心資產或自立門戶
北方國際21日午間公告,稱公司于10月21日收到實際控制人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的通知,后者正在籌劃涉及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中國北方工業公司擬將其及其控股子公司持有的北京奧信化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股權注入北方國際,而公司擬發行股份購買上述資產并配套募集資金。
而風帆股份重組的一個最大亮點是,中船重工集團將5家軍工研究所事業單位的部分資產注入了公司,風帆股份因此成為注入研究所核心軍工資產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在軍工集團中,科研院所一直被視為各大軍工集團的最優質的軍工資產,被稱為“軍工鉆石礦”。因為科研院所技術領先、人才密集,不需要重資產即可運營,堪稱“現金奶牛”。在中船重工集團,28家軍工科研院所貢獻了集團超過30%利潤。廣證恒生研報認為,軍工研究院所改制的進度直接影響軍工體系的市場化進程,是新一輪軍工體制改革的關鍵。軍工科研院所改制的細則一旦破冰,各大軍工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率將提升一個層次,而作為整合平臺的上市公司也將獲得價值的重估。
在更早之前的中航工業公告中,航空發動機板塊更可能出現單飛。集團正制定中航工業下屬航空發動機相關企(事)業單位業務的重組整合方案,中航工業預計不再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據了解,中航工業的航空發動機板塊將另立門戶,成立一家新的國字頭公司,與原集團平級,具體方案正在制定中。可見,軍工重組正在加速,核心資產方面正迎來價值重估。
國際局勢復雜必強軍工 一帶一路助推發展
27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出席中日韓研討會期間,有境外媒體問及美軍將派遣軍艦進入中國南海島礁12海里事。王毅應詢表示,關于此事,正在核實當中,如果屬實,奉勸美方三思而后行,不要輕舉妄動,不要無事生非。另據外媒27日消息,美國國防部表示,派向中國人工島礁12海里的軍艦已經出發。
而在一帶一路推進的進程中,北斗導航作為我國軍工技術的代表,近期走出去的進程也有所加速。今年10月,中國和伊朗所達成備忘,中國將向伊朗輸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技術,除了在伊朗建北斗地面接收站外,伊朗電子工業公司還將建設一處空間數據收集中心。
今年大閱兵展示了中國強軍決心,軍工更是上升至國家戰略。近年來,地緣政治危機頻頻,國際局勢的復雜使得國家對于軍隊建設方面的重視度提高,一帶一路走出去進程加速,軍工出海也為軍工業發展增添新動力。(來源:中國證券網)
【行業研報】
軍工行業:看好十月階段性反彈行情
【行情判斷】
1、【十月觀點:看好10月份階段性反彈】我們一直認為,經過9月份的調整,軍工板塊將迎來與大盤的同步反彈,但反彈時間有限,空間不會太大。我們看好未來真正有業績釋放的公司,重點看好戰略空軍裝備,遠洋海軍裝備,信息化裝備,軍民融合四大投資方向。9月底至今,中證軍工指數已上漲20.60%,同期上證綜指上漲12.32%。
2、【推薦標的】中航光電、中航飛機、中直股份、丹甫股份、天銀機電、四創電子(停牌中,國睿科技作為替代),北化股份、關注【煉石有色】航空發動機葉片試鑄進展。
【對改革的觀點】
1、【軍隊體制改革】傳言已久,時間不確定,市場預期充分,與軍工不直接相關。
2、【軍工體制改革】軍品定價機制改革、軍工科研院所改革、軍民融合改革等,處于穩步推進狀態,不會一蹴而就。建議理性和實事求是看待改革的影響。(來源:中信建投)
【個股研報】
中航光電:融合外延齊開花,隱形冠軍揭面紗
市場基因推動軍民融合,持續增長成就隱形冠軍
中航光電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專業研制高可靠光、電、流體連接器及相關集成解決方案的企業。特殊的發展路徑帶來難得的市場基因,強大的研發與銷售能力支撐軍民融合發展。 自 1994 年以來連續兩個 10 年均實現 10 倍以上增長。 目前不僅是國內高端連接器領域的隱形冠軍,亦是軍工體系內軍民融合的成功典范。
武器裝備建設核心受益對象,集成化產品打開更大空間
公司軍品涉及幾乎所有軍工領域,是武器裝備建設的核心受益對象, 增長動力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在安全局勢與國家戰略的共同作用下,軍費投入持續快速增長, 武器裝備更新換代需求迎來加速釋放;二是隨著公司向非航空領域的延伸、裝備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核心元器件國產化的加速推進,公司在軍工配套領域的市場占有率仍將逐步提升;三是集成化產品從 C919 項目向其他軍工領域的推廣初見成效,新型軍機與國產通用飛機均采用這一模式,為公司長遠發展打開了更大的成長空間。
通訊與軌交進入新一輪投資高峰,新能源汽車迎來爆發
去年以來, 通訊、軌交、新能源汽車等民品下游領域均迎來加速增長契機。通訊設備方面, 三大運營商目前都已拿到牌照,并啟動了大規模 4G 建設。因此,我國 4G 建設的高峰將從 2015 年持續到 2016 年,這將為近 2 年公司民品業務的快速增長帶來有力支撐。 軌道交通方面,隨著鐵路投資規模的不斷上調及車輛需求的釋放,必然帶動軌交相關連接器市場的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作為公司重點布局的新興領域已經迎來爆發,預計 2015 年銷售收入可達 2 億元,連續多年保持翻番的增長趨勢。
基本面持續向好, 外延并購錦上添花,維持“買入”評級
2013 年初,公司剛剛經歷了 2012 年的增速低點(歸母凈利潤+2.39%)之后,便明確提出了“未來三年業績增速有望逐步提升”的戰略判斷;并在 2014 年初再次強調“ 2013 年四季度是重要拐點,增長中樞逐級提升趨勢確立”。 2014 年以及 2015 年上半年的業績爆發(歸母凈利潤依次為+34.18%和+91.32%)正在一步步將我們的判斷變成現實。預計 2014-2016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 47、 66、92 億元,凈利潤 5.17、 6.88、 9.54 億元,每股收益 0.86、 1.14、1.58 元,分別對應 38、 28、 20 倍 PE。綜合考慮公司快速增長的持續性以及外延式并購的機會,仍維持“買入”評級。(中信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