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擔任蘭州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的同時,陳芳平兼任甘肅省文化金融研究院院長、文發集團投資總監,他關注的重點是如何利用甘肅的文化旅游產業優勢,五年時間內打造兩到三個上市公司。
在擔任蘭州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的同時,陳芳平兼任甘肅省文化金融研究院院長、文發集團投資總監,他關注的重點是如何利用甘肅的文化旅游產業優勢,五年時間內打造兩到三個上市公司。
時代周報:在絲路文化資源的豐富性上,甘肅有哪些具體表現?
陳芳平:敦煌的莫高窟、史稱“天下第一雄關”的嘉峪關、黃帝問道的崆峒山、有“東方雕塑博物館”之稱的麥積山石窟、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布楞寺……文化旅游產業是甘肅省的發展戰略。正在打造的“絲路走廊”中,敦煌是支點。敦煌現在的具體規劃,一個是建成國際旅游文化名城,另一個是建成國家級的文化產業園區。具體的規劃方案已經出臺。
目前,甘肅省已經按照特色景區的主題,設計出了20大景區,從東到西,貫穿甘肅全境,以此建設立體化的標志性旅游景區,滿足游客的全方位消費服務需求。20個大景區的建設是一個宏大工程,我們的計劃是在2018年先建成一批,到2020年基本建成。另一方面,政府將推動一系列金融手段,包括引進社會資本、引進省外資本甚至是國企資本參與建設。
時代周報:不久前,甘肅省文發集團與張掖市達成了戰略簽約,將聯手成立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能否談談此次合作的目標與意義?
陳芳平:張掖市有全球知名的七彩丹霞景區,非常獨特。基于這一點,我們省文發集團在全省的景區里面首先選擇了張掖市做一個合作的樣板,我們與張掖市成立了合資公司,即張掖七彩文旅股份有限公司。
我們設想的運作模式是:由張掖市政府整合當地的文化旅游資源主要是實體資產,包括景區、待開發的土地、其他的一些項目資源一起整合注入到合資公司里,然后由文發集團投入引導性資金。目前,首期2.5億元資金正在推進,馬上就要完成了—明年就可能達5個億。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會引進戰略投資者,用兩到三年的時間,使這個公司的資產規模達到20億至30億元。
我們將這個模式稱為“張掖模式”。這個模式取得成功以后,將在甘肅省內各市進行推廣。
另外,我們已經確定了三年發展戰略,將通過金融手段推動全省文化產業的發展。
在路徑的選擇上,我們考慮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成立兩個平臺,即甘肅省文化產權交易中心和絲綢之路文化創意工場;另一方面,我們將站在產業推動者的角度,整合甘肅特色資源,做出優質項目。目前的想法是文發集團牽頭,和各市州的政府部門或者是國有公司建立合作關系,成立若干文化旅游公司,然后根據各公司的實際發展情況,推動公司上市。計劃在五年的時間里,打造兩到三個上市公司。
時代周報:在國企的新一輪改革中,國家的主要思路是從管資產轉向管資本,文發集團如何順應這一思路,實現文化與金融有效對接?
陳芳平:文發集團是國有全資的產業投資公司,代表省政府投資推動全省文化產業。文發集團有兩個投融資主體,一是擔保公司即甘肅省文化產業擔保公司,在相當程度上解決文化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第二個是基金公司。我們有一個全資的基金公司,作為一個引導性的政府基金,基金公司能發揮杠桿效應,和社會資本共同合作,再成立若干個專業性的基金。
擔保公司和基金公司是文化和金融結合的兩個抓手,在這兩個抓手的運作過程中,一方面將實現資本的放大,另一方面將引導社會資本通過合作方式投資開發項目,從而打造一個完整的文化產業鏈,實現文化和金融的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