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后市,基金經理大多表示看好,認為股市的機會要好于債市,而國企改革、新興產業仍是受青睞的兩大主線。
對于后市,基金經理大多表示看好,認為股市的機會要好于債市,而國企改革、新興產業仍是受青睞的兩大主線。
主線一:國企改革受關注
對此,中歐基金袁爭光認為,即將到來的“十三五”規劃無疑將會引領資本市場跨年度的投資機遇,四季度的權益市場仍然會有一定的投資機會。首先是聚焦制造強國,“十三五”規劃預計將進一步細化對未來5年工業化升級的規劃藍圖,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高檔數控機床、農機裝備、高性能醫療器械等行業值得關注。其次是聚焦改革深化,行業性改革、國企改革等推進帶來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同樣,華夏國企改革擬任基金經理鄭曉輝指出,在震蕩市中,結構性機會將主要集中在成長類股票上,主要包括改革成長類股和新興成長類股,這也正是新基金主要投資的方向。具體來說,改革成長方面,以國企改革為代表的制度紅利持續釋放,將通過改善公司治理結構、理順激勵機制以及整體上市等外延增長來提高企業內在價值,從而構成改革成長股的巨大上漲動力;新興成長股方面,跟上半年“互聯網+”為主導的局面不同的是,未來更多的機會或將體現在與內需相關的新興行業,比如精準營銷、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
興全新視野基金經理董承非表示,整體來看,目前情況比三季度要好一些,主要是因為去杠桿的深入,加上股票估值也跌下來了,可能會有超跌反彈的機會。但投資者也需要保持謹慎心態,因為宏觀經濟情況也無實質改善,這將限制反彈的高度。
主線二:新興產業要回歸
展望后市,浦銀安盛新興產業吳勇指出,四季度宏觀流動性仍將維持寬松、前期穩增長政策使得宏觀經濟階段性企穩、改革繼續推進的背景下,對市場整體持謹慎偏樂觀的態度,預計四季度市場仍將震蕩上行。新、老產業板塊間的分化將進一步拉大,新興成長行業仍將是未來的市場主線。
而銀華基金表示,互聯網主題投資極具生命力,且投資標的廣泛。當前,我國已進入互聯時代,并已全時空覆蓋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具體而言,互聯網已經滲透到金融、教育、醫療、傳統制造等幾乎所有領域;同時影響到企業營銷、銷售、生產、供應鏈和研發在內的所有環節。這也是公司看好互聯網主題投資機會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