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走勢更多取決于政策的引導,而“十三五”規劃將決定我國未來五年社會經濟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對投資者而言,明確地知道“十三五”規劃的具體政策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提高了投資者對未來產業政策的可預測性,而一旦選擇了國家大力扶持的產業,就有可能借著政策的東風,在市場上獲取超額收益。
我們認為,隨著中國社會經濟轉型加快,傳統拉動經濟增長的粗放型發展模式以及出口拉動內需的方式將會發生徹底轉變,未來的改革方向必然是向提高經濟發展效率并且拉動國內消費需求轉變,在此背景下,“十三五”規劃中,創新驅動將會上升到核心位置,而新興產業將持續成為未來驅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在細項的產業政策上,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認為以下幾個主題值得關注:
一是智能制造。關于制造業的地位,《中國制造2025》講得非常清楚,“形成經濟增長新動力 ,塑造國際競爭新優勢,重點在制造業,難點在制造業,出路也在制造業”,該規劃的主線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而融合的主攻方向就是智能制造。這方面的內容非常有可能成為“十三五”規劃的重頭戲。
二是新材料。制造業未來發展的重點是“強基”,其中之一就是基礎材料,新材料在“十三五”規劃中的地位有望進一步提升,尤其是石墨烯和3D打印材料。
三是農業信息化。這是現在的熱詞,農資電商、農業生產和養殖與互聯網 、智能設備的結合等都屬于農業信息化,這是農業產業領域的新想法中較重要的部分。
四是“互聯網+”。它是國內經濟轉型在技術層的總綱領。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農業信息化都可以講是廣義“互聯網+”的子議題。在服務業,“互聯網+”同樣有廣大的空間。
五是溫室氣體減排。環境議題在未來五年規劃中的提升應有普遍共識,比如溫室氣體減排。以去年的習奧會為標志,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性在最近兩年大幅上升,在“十三五”規劃中預計也會獲得更重要的地位。
六是軍民融合。“一帶一路 ”、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國制造2025》對軍工產業的促進都是非常明顯的。《中國制造2025》認為,制造業的升級,除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就是國防建設對重大技術裝備的需求。中國軍工必須積聚全社會全產業鏈的力量。現在上市公司大量吸納軍工資產,只是事情的開始。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天天基金研究中心,截至日期:2015-10-26
天天基金網是中國A股首家財經門戶網站--東方財富網旗下全資子公司,同時也是證監會批準的首批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天天基金網作為中國第一基金門戶和最大的基金交易平臺,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一站式基金理財服務。(點此立即開戶)
免責聲明:
本報告是天天基金網基于公開信息研究發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