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中國央行公布了一個政策組合:年內第三次同步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定向降準鼓勵信貸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此外,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央行啟動年內第三次“雙降”,外界擔心這是中國版的量化寬松(QE).
10月23日,中國央行公布了一個政策組合:年內第三次同步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定向降準鼓勵信貸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此外,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央行啟動年內第三次“雙降”,外界擔心這是中國版的量化寬松(QE).
對此,中國央行負責人10月26日表示,此次“雙降”是根據經濟物價以及流動性形勢變化所作的合理的、必要的政策調節,是很傳統的、常規的貨幣政策措施,并不是QE.
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解釋稱,中國的“雙降”措施與國外央行采取的量化寬松政策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國外實施的背景是名義政策利率已經觸及“零”下界,難以再通過常規的降息方式來使實際利率下降和加大貨幣政策對經濟的支持力度,不得不采取直接擴大央行資產負債表的非常規辦法來支持經濟,也就是購買一定數量的特定資產,所以才被稱為“量化”的寬松政策。中國尚未面臨“零利率”的約束,名義利率水平仍在“零”之上,存款準備金率也相對較高,因此當前在需要加大貨幣政策支持力度的時候,利率工具及準備金率工具都有使用空間,降準措施也不直接擴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不屬于非常規的QE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