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隨著最后一批電解鋁盤錠的下線,中國鋁業旗下的撫順鋁業公司電解鋁生產線正式全線停產。對此,中鋁集團官方回應稱,“這是公司基于目前市場現狀和撫順鋁業的發展實際,按照公司扭虧脫困的目標,實施彈性生產、推動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由于今年以來全球大宗商品行情低迷,國內鋼鐵、煤炭、電解鋁企業普遍度日艱難。近期先后有多家鋼鐵企業宣布停掉了部分生產線,撫順鋁業此次停產,也是國內電解鋁市場過剩的一個縮影。今年1-9月,國內市場鋁價平均為12813元/噸,同比下跌6.3%,比二十年前的平均價格還低13.8%。
從電解鋁供應來看,國際鋁業協會(IAI)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9月原鋁日均產量升至90500噸,高于8月的88200噸。在鋁價跌跌不休的背景下,鋁市供應增長仍壓過消費增速- ?使得鋁市各產業過剩局面暴露。從國內鋁庫存來看,僅上海、無錫、杭州、南海和鞏義五地最新的現貨庫存總計99.9萬噸,較去年同期的67萬噸同比上漲近50%。
進入十月份,鋁價就進入跌跌不休的行情之中,十月傳統旺季尚未結束,滬鋁主力合約卻屢創近年新低。昨日,滬鋁終于結束“十連跌”,收出罕見的陽線,截至收盤,滬鋁主力1601合約收報10525元/噸,日內上漲60元/噸或0.57%。據統計,10月12日至26日,滬鋁累計下跌了1250元/噸或10.7%。分析人士認為,鋁價如此弱勢的背后,主要是由于鋁市處于原料價格連續下跌、供應遲遲不能削減、下游消費增速放緩的格局中。
永安期貨有色研究員張瑜表示,短期情況來看,鋁市主要呈現五大特點,一是9—10月份開工率回升明顯;二是庫存絕對量高位且環比出現增加;三是優惠電價促使成本下移,減產不力;四是滬倫比價回落明顯;五是國外鋁廠未見明顯減產。利空疊加加速下跌過程。
方正中期期貨表示,行業面來看,今年國內原鋁產量同比仍較快增長,而鋁終端需求不佳,推動鋁相關產品出口大幅攀升,加劇對全球鋁市供應過剩的憂慮。電價和動力煤價格下跌,推動鋁生產成本降低,對鋁價的支撐作用減弱。現貨市場上,近日多家冶煉廠集中出貨,市場供應增加,而下游按需采購,主動囤貨意愿較低,導致鋁現貨貼水擴大。以上因素均令鋁價走勢承壓,近期,有關電價下調及電改的消息,更使得鋁價雪上加霜。
企業人士稱,目前現貨市場,氧化鋁及電費接連下滑,成本曲線不斷下移的過程中,電解鋁供應未見主動收縮,而同時消費增速放緩,且無法通過出口轉移過剩量,鋁市場陷入困局。
招商期貨鋁研究小組認為,未來成本下降仍將延續:過剩格局并沒有因為虧損而減產擴大,反向帶來電網有發電企業讓步,鋁廠成本下降,并且這種格局短期難以結束。目前來看氧化鋁價格離此前預期目標價僅一步之遙,因此仍有下降空間,最終可能跌至1800-1900元/噸,接近現金成本帶來氧化鋁企業減產,并為電解鋁廠施加減產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