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主題持續發酵 13只個股站在風口】重點推薦博林特、江南嘉捷、天奇股份、康尼機電;看好康力電梯、GQY視訊(服務機器人)、上海機電、機器人、博實股份、雙環傳動、銳奇股份、匯川技術、新時達等13只個股。
點擊查看>>>個股研報 個股盈利預測 行業研報
我國機器人骨科手術領域獲突破(附股)
據央視新聞聯播消息,我國自主研發的醫療機器人在骨科手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北京積水潭醫院運用機器人精準定位,完成了世界脊柱外科手術領域的“禁區”——被喻為“生命中樞”的上頸椎畸形手術,誤差不到1毫米。
銀河證券認為,工業4.0主題持續,建議關注本周德國總理訪華、11月世界機器人大會、機器人十三五規劃。建議精選上半年工業4.0主題高漲幅、目前股價處于低位的個股,重點推薦博林特、江南嘉捷、天奇股份、康尼機電;看好康力電梯、GQY視訊(服務機器人)、上海機電、機器人、博實股份、雙環傳動、銳奇股份、匯川技術、新時達等。(來源:證券時報)
【個股研報】
GQY視訊:打造年產百億機器人領軍企業
1。事件
公司發布半年報,實現營業收入9737 萬元,同比下降31%;凈利潤為657 萬元,同比下降61%;扣非業績同比下降44%;EPS 為0.03 元。
2。我們的分析與判斷
(一)主營大屏拼接屏顯示系統、智能機器人
公司傳統主業大屏拼接顯示系統有所下滑,大力進軍智能機器人產業,形成大屏拼接屏顯示系統、智能機器人并重的產業模式,未來可能以智能機器人產業為主。
受部分大屏拼接訂單延期實施和子公司剝離的影響,2015H1 銷售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均有所下滑。上半年公司的訂單仍充足,預計公司傳統主業將保持平穩發展。公司之前預算2015 年營業收入30646 萬元,同比增長16%,凈利潤3153 萬元,同比增長61%。
(二)擬更名體現“智能機器人主營業務特征”
公司于2015 年7 月28 日發布擬變更公司名稱公告,擬更名“GQY**”以更好的反映公司未來整體戰略轉型及智能機器人產業方面的布局。
自2014 年初宣布轉型三年規劃以來,公司不斷加碼智能機器人業務的布局:①成立了全資的新紀元機器人子公司。②引進了技術團隊首創“車載自平衡救護平臺”試驗機。③成立GQY 投融資中心,設立投資子公司天尺投資密切關注外延擴張標的。④與新世紀機器人展開合作,總經銷移動警務平臺產品等。
目前公司賬面現金超過6 億元,我們認為公司未來不排除通過外延并購加碼智能機器人業務的可能性。
(三)智能機器人技術儲備充分,新品加速落地
目前公司技術儲備充足,通過與海外團隊、高等院校、研究所強強聯合,擁有了機器人在:①智能機器人驅動機構;②低壓伺服驅動器;③慣性傳感器技術;④多軸機器人的運動規劃及其控制;⑤機器人的導航和定位;⑥基于物聯網云機器人平臺等機器人產業的核心技術。
車載自平衡救護平臺為主的特種機器人產品樣機有望下半年推出。公司于2014 年8 月15 日投資設立了特種機器人全資子公司上海新紀元機器人有限公司,重點開展車載自平衡救護平臺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主要機器人項目為“車載自平衡救護平臺首樣機研發”。這一產品運用了新型并聯機器人技術平臺、感知技術、人機交互技術等服務機器人的關鍵技術,能夠主動抵消路面顛簸、車體搖晃、車體加減速等慣性運動的影響,保障醫護人員對救護車上的危重病員進行簡單救護,避免轉運途中的二次傷害,該產品樣機將于2015 年下半年推出。
服務機器人產業方面,公司主要機器人項目依然為“車載自平衡救護平臺首樣機研發”,在通過與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高峰教授團隊全面合作后,公司在已有自平衡兩輪代步機器人核心技術(包括并聯機器人機構、慣性傳感器、伺服控制、自平衡控制)的基礎上,圍繞特種機器人核心技術包括并聯機器人設計、移動平臺、感知系統和控制系統,并以車載自平衡救護平臺為主要開發目標,全面開展特種機器人產品和技術的研發。
(四)革新銷售模式,下半年機器人業務有望貢獻更多業績
移動警務平臺系列產品銷售代理方面,2014 年,GQY 視訊與關聯方新世紀機器人簽訂了業務合作協議,逐步展開移動警務平臺產品的代理銷售活動。2015 年上半年,公司移動警務平臺系列實現營業收入388 萬元,毛利率達到51%。
2015 年7 月,公司與浙江通商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簽訂了《采購合同》,浙江通商因主營業務需要,向公司采購“防恐機器人”智能單警和移動警務平臺產品共1000 臺整,合同總額為6500 萬元人民幣。預計將對公司2015 年下半年業績起到促進作用。
(五)持股5%以上股東姚國際:承諾未來6-12 月股價不到50 元不減持
公司于于2015 年7 月16 日收到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姚國際先生的《關于增持承諾不減持公司股票的函》。基于對公司轉型成為國際領先的智能機器人公司的發展戰略充滿信心,姚國際于從2015 年6 月29 日、6 月30 日、7 月1 日以及7 月15 日持續增持257 萬股,并根據市場情況未來不排除繼續增持。
姚國際承諾自2015 年7 月16 日起,未來6 個月內將不減持本人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未來6-12 月間,若公司股票價格未達到50 元的,將不減持本人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未來12-24 月間,若公司股票價格未達到80 元的,將不減持本人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截止2015 年7 月15 日,姚國際先生通過普通證券帳戶持有公司股份257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21%;通過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持有公司股份10618888 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01%;合計持有公司股份1318888 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22%,為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
根據公司公告:姚國際因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及智能機器人產業的成長空間,在2015 年4 月7 日至2015 年5 月21 日間通過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以集中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10618888 股,占股份總額的5.01%,具體情況如下:2015 年4 月7 日至4 月30 日間買入7488800 股,增持價格區間為17.99 元至21.06 元,2015 年5 月4 日至5 月21 日間買入3130088 股,增持價格區間為18.01至26.16 元。
我們關注到,中源協和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600645)在GQY 視訊的2015年中報中,成為GQY 視訊的第四大流通股東,持股208 萬股,占總股本的0.98%。
我們同時關注到,上市公司中源協和(600645)曾于2015 年5 月5 日收到姚國際先生自愿向公司贈與的人民幣100 萬元,專項用于公司在新一代CAR-T 免疫細胞治療技術領域的研發費用支出。中源協和(600645)2014 年年報顯示,2014 年末,姚國際持有中源協和507 萬股,占股比為1.44%,是中源協和第四大流通股東,而且是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惟一的個人投資者,持有市值約為2 億元。
(六)中國將成機器人最大市場,服務機器人市場前景看好
我國將成為機器人的最大市場,服務機器人市場前景看好。
國家《服務機器人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指出:把服務機器人產業培育成我國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將重點圍繞“一個目標,三項突破,四大任務”進行部署。四大任務是指重點發展公共安全機器人、醫療康復機器人、仿生機器人平臺和模塊化核心部件等。
全球服務機器人產業分為專業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及個人和家庭服務機器人。
根據IFR 的統計數據,專業服務機器人在2013 年銷售的總數21,000 臺,比2012 年增加了4%,總銷售額35.7 億美元。未來三年,預測累計銷售數量約134,500 臺,銷售額189 億美元。
個人和家庭服務機器人在2013 年銷售約有400 萬,比2012 年增加了28%。銷售額增加到17 億美元。未來三年,預測累計銷售約3140 萬臺,銷售額110 億美元。 未來軍用、農業、物流、醫療、移動平臺、救援安防、導游、專業清潔等領域的服務機器人是未來市場主要需求類型。
3。投資建議
公司致力打造年產百億智能機器人領軍企業,專注于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公司市值52 億元,擁有現金6 億元。預計未來公司將通過內生、外延方式加碼智能機器人業務。
我們看好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前景,將保持密切跟蹤,暫不評級。(銀河證券)
博林特:主業穩中有升,多元化發展戰略強勢推進
事件描述
博林特發布2015 年中報:1-6 月實現營業收入7.56 億元,同比下降0.3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0.61 億元,同比增長6.07%;基本每股收益0.06元/股;此外,擬購買集團所持遠大環境工程公司100%股權和集團擁有的智能磨削機器人系列技術。
事件評論
業績增長符合預期,銷售策略調整致安裝收入微降。上半年營收同比略降0.33%,凈利潤增長6%。其中,安裝業務營收同比下降5%,主要系公司調整營銷策略、加大經銷比例以應對房地產市場持續不景氣。預計前三季度業績增長0-10%,考慮季節性因素影響,全年業績增速有望達到15%。
加強費用管控及預算管理,盈利能力提升。毛利率提升1.6 個百分點,除安裝維保業務外,其他各項產品毛利率均有提升,原因:1)材料采購成本降低;2)加強預算管控,顯著降低運營成本;3)新生產基地投產減少運費成本。此外,銷售費用年度預算控制和考核效果凸顯,費用同比下降約11%。
購買大集團旗下資產和技術,多元化發展戰略強勢推進。增發方案被否,不改變公司長期發展戰略。擬以約定利潤分成方式(20-50%利潤支付給集團,不超過7 年)購買旗下環保、機器人資產,轉型智能高端裝備勢在必行。
看好公司中長期發展前景,要點如下:
主業穩健增長:電梯業務在手訂單飽滿,預計未來兩年業績增速約20%。此外,非洲地產、巴基斯坦風電業務有望提供較強業績支撐。
布局智能裝備:“智能磨削機器人系統”訂單狀況良好,未來有望在汽車輪轂、船舶、軍工等方面進行大規模應用;環保業務迎政策紅利,脫硫脫硝、PM2.5 除塵技術下游應用空間廣闊。
資產持續注入:集團旗下優質資產注入持續推進,或涉及核電變頻器、固廢處理、工業住宅等領域。
業績預測及投資建議:預計15、16 年凈利潤約為2.3、3.1 億,EPS 分別約為0.24、0.32 元/股,對應PE 分別為35、26 倍,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海外經營政治風險。(長江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