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10月28日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環球資訊廣播《早間第一資訊》節目中表示,養老金最終的入市規模不能過于簡單預測。從這些年我國和其他國家養老金運作的經驗來看,首先確保的是要保值。所謂保值也就是說,它的收益率應該至少能夠與通脹率持平。另外就是在保值的基礎上增值,使它的收益率能夠超過通脹率。
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10月28日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環球資訊廣播《早間第一資訊》節目中表示,養老金最終的入市規模不能過于簡單預測。從這些年我國和其他國家養老金運作的經驗來看,首先確保的是要保值。所謂保值也就是說,它的收益率應該至少能夠與通脹率持平。另外就是在保值的基礎上增值,使它的收益率能夠超過通脹率。
基本養老保險金入市的規模到底有多大,這個很難有一個硬性的規定。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斷擴展,金融產品的不斷豐富,他認為,除了股市以外,未來養老保險金保值增值的主要手段應該是債券市場。當然,債券市場除了國債以外,就是高級別的非常優質的公司債券市場。同時,未來也應該開拓國際市場,也就是說應該包括國際上非常安全的國債市場。
向松祚認為,養老金目前投資的范圍是比較狹窄的,以前主要是銀行存款,后來逐漸拓寬到國債,然后到股票,但股票市場確實風險是比較大,而養老金入市主要的目標是保值,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才是增值。
他指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現在基本養老金其實很難全額覆蓋未來的支付需要,這在全世界也是一個慣例。也就是說,實際上養老保險金的支出是超過一般的收入的,這當然也需要財政支出的傾斜補貼。因此,很難單一地講說,將多少比例的養老金投到股市就能夠保證以后能夠全額支付,這個問題不能這么絕對地回答,需要更加多元化地拓寬養老保險金的投資渠道,這對于中國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很麻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