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社部)召開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在回答有關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的問題時,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方案已完成初稿,預計2016年正式啟動實施入市計劃。
養老金入市已進入倒計時。
10月27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社部)召開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在回答有關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的問題時,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方案已完成初稿,預計2016年正式啟動實施入市計劃。
人社部將盡快出臺辦法
據李忠表示,當前人社部正在會同財政部研究制定委托投資資金歸集和劃撥的辦法,規范資金在委托地方和受托機構之間劃入和劃出的流程,明確委托地方和受托機構協議簽署的有關要求。各地的結余資金都將按照統一的流程進行歸集和劃撥。
按照目前的管理體制,養老保險基金分布在省、市、縣三級,將分布在各地的結余資金,特別是分布在市縣的結余資金逐級歸集到省一級,是開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的重要前提。
據悉,在個別省份,養老金委托工作已集結完畢。
以北京為例,在9月25日召開的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表決批準了北京2015年預算第二次調整方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北京市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2161億元,平均可支付月數為30.8個月,均位居全國第四位。
其他省份如廣東省、山東省,此前都有委托外部機構投資養老金的試點,統籌層次上調預計也較為順利。
“從養老保險來看,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經出臺了養老保險的省級統籌辦法。我們正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會同有關部門在加強養老保險頂層設計的基礎上,研究制定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目前已經開展了相關基金模擬運行測算,并已形成了方案初稿,擬在進一步論證后適時上報國務院。”李忠稱。
他同時表示,按照2016年啟動實施的目標,人社部將盡快出臺辦法,確保地方委托投資資金及時到位。
“有些省市長期入不敷出”
此前的8月23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發布,《辦法》對入市資金比例、投資范圍、資金管理方都做了部署。
根據辦法規定,養老金目前只在境內投資,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于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據專家預計,這一投資數額大約在6000億元。
然而,市場關心的是,養老金何時入市?
盡管人社部明確將于2016年正式入市,但在走出第一步前,養老金統籌層次的上調勢在必行。
由于目前各級統籌分布地方,統籌層次的差異也給投資策略帶來困難。
統籌層次差異意味著什么?專家表示,目前真正能達到省級統籌的省份并不多,許多地區大多只是名義上進行省級統籌,實質依然是由市級、區縣級政府管理,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各個地方養老金上報情況差別很大,數字不能完全體現實際情況,所以最終上報至社保理事會還需不少時間。
“各地養老金收支情況分布不均,有些省市長期入不敷出,而那些勞動人口大的城市則結余很高,這也導致不同地區對向上一級統籌的態度不一。”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告訴早報記者。
他解釋稱,對于那些富足有余的市縣而言,通常將養老金當作是財政補充的一部分,當然不愿意交出這一權力;而對于收不抵支的地區而言,政府通常會進行補貼用以支付養老金。
根據社會保險基金決算數據,從1998年到2014年,各級財政對養老基金的補貼共計2.56萬億元,占到2014年末基金滾存結余的72%。
統籌層次越低、越不平均,也意味著財政補貼越頻繁,這對于已然虧空的養老金而言更是一個“大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