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或使熱帶不再宜居 相關國家經(jīng)濟料受重創(chuàng)】風險分析預測公司Verisk Maplecroft周三(10月28日)發(fā)布的報告顯示,全球氣候變化的后果,可能于未來30年內導致某些國家的勞動生產率大幅降低25%。
風險分析預測公司Verisk Maplecroft周三(10月28日)發(fā)布的報告顯示,全球氣候變化的后果,可能于未來30年內導致某些國家的勞動生產率大幅降低25%。
這家風險咨詢公司發(fā)現(xiàn):日益上升的全球氣溫和濕度可能導致可供安全從事體力勞動的天數(shù)大幅減少。Verisk Maplecroft在他的報告中指出:由氣候變化引起的全球氣溫和濕度的上升可能增加超出安全熱壓力程度的工作天數(shù),這在一些極端情況下將引發(fā)員工出現(xiàn)眩暈、疲勞、嘔吐等癥狀,甚至引發(fā)死亡,這都會導致出工率嚴重下降。
與此同時,農作物和牲畜也高度容易受到熱壓力的侵襲,從而加劇食物短缺,貧困和遷移,這些因素會增加沖突和不穩(wěn)定因素。
當濕球溫度(一種包括濕度影響的量度)超出了25攝氏度時,“熱壓力”指數(shù)就變得重要起來。在同等的高溫環(huán)境下,環(huán)境濕度的升高會使人感到更加難受。
根據(jù)2014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出臺的報告, 在過去三十年中,每十年的地表溫度比自1850年起的任意十年的地表溫度要高。委員會預測熱浪很有可能在21世紀2016年和2035年之間出現(xiàn)的頻率更高,持續(xù)的時間更長,地球表面的溫度將增加0.3到0.7攝氏度
據(jù) Verisk Maplecroft的報導,東南亞快速增長的經(jīng)濟體目前是受影響最為嚴重的,如新加坡的生產力將在未來三十年將大幅下滑四分之一,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將分別下滑24%和21%,柬埔寨和菲律賓都為16%。
東南亞各國經(jīng)濟體預計在未來幾十年將給世界帶來最快速的增長,但是Verisk Maplecroft告誡來自“熱壓力”的潛在負面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卻遭到忽視。本區(qū)域中的許多國家因經(jīng)濟,技術能力有限,無法適應氣候變化的影響,造成的結果將是:隨著人們對與氣候相關的金融風險意識日益增強,對本區(qū)域的部分投資將遭到阻礙。
Verisk Maplecroft補充說道:依賴農業(yè),建設和生產的國家,像泰國和柬埔寨尤其脆弱。對這些國家的投資者將面臨生產成本和保健供給成本的提高,以及這些國家供應鏈的斷裂。
一些發(fā)達國家地區(qū)也被判斷為易受“熱壓力”影響,如澳大利亞,美國暴露在潛在“熱壓力”的“極度風險”之下,意大利,香港處于“高度風險”之下。Verisk Maplecroft指出,盡管上述這些國家地區(qū)理論上來說對勞動生產力下降適應能力更強,但喪失的生產力和礦工率對各國經(jīng)濟體大小不同,同樣產生顯著的經(jīng)濟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