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數據顯示,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降幅比1~8月份收窄0.2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當月利潤總額同比下降0.1%。不過,總體而言,企業效益仍不樂觀,主營收入多年來首次下降。因此,有分析預計,第四季度財政政策將繼續發力,貨幣與財政全面寬松的政策取向未變。
9月規模企業利潤降幅收窄跌0.1%
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數據顯示,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降幅比1~8月份收窄0.2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當月利潤總額同比下降0.1%。不過,總體而言,企業效益仍不樂觀,主營收入多年來首次下降。因此,有分析預計,第四季度財政政策將繼續發力,貨幣與財政全面寬松的政策取向未變。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3032.4億元,同比下降1.7%,降幅比1~8月份收窄0.2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357.8億元,同比下降0.1%,降幅比8月份收窄8.7個百分點。
而主要類型規模企業中,盈利能力最差的仍是國有企業。前9個月,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339.6億元,同比降24.4%;集體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44.2億元,下降1.5%;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8850.8億元,下降1.1%;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684億元,增長0.2%;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297.7億元,增長7.1%。
從行業看,采礦業利潤增幅下降較為厲害,達55.5%。而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36934.4億元,增長4.1%。但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等表現優秀,實現利潤總額4015.7億元,增長11.7%。從工業大類看,30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1個行業下降。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表示,9月工業利潤降幅明顯收窄的主要原因一是財務費用增長明顯放緩。9月因匯兌損失比8月明顯減少,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財務費用同比增長1.9%,增速比8月回落22個百分點。二是營業稅金及附加大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