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造汽車能超越特斯拉嗎?】蘋果用著特斯拉解雇的工程師,能夠造出超越特斯拉的汽車嗎?我們來研究一下。
蘋果用著特斯拉解雇的工程師,能夠造出超越特斯拉的汽車嗎?我們來研究一下。
近日,蘋果挖了芯片制造商英偉達“深度認知”部門主管喬納森·科恩,而這個深度認知是自動駕駛的核心部分。這說明了蘋果對自動駕駛的興趣。
而特斯拉的給力哥卻在諷刺蘋果,說:“他們雇傭了我們解雇的工程師。我們總開玩笑說蘋果是特斯拉的墓地。如果你不能在特斯拉勝任工作,那你就去蘋果工作吧。我不是在開玩笑。”
那么,蘋果用著特斯拉解雇的工程師,能夠造出超越特斯拉的汽車嗎?我們來研究一下。
今天看,特斯拉是一家很牛的電動車公司,是行業的先驅。但是我們回顧一下特斯拉的歷史,這家公司的根基并不深。
特斯拉引以為豪的是自己的電池管理系統,這套系統的來源還有些疑問,但是在工程上使用,做成實實在在賣得出去的商品,特斯拉是第一家。
特斯拉先是有了這套系統,然后買了松下的電池,進而開始了改裝車的道路。
特斯拉買來蓮花跑車的底盤,裝上自己的電池系統,裝上電控和臺灣富田的電機,就成了電動超跑,特斯拉的品牌也就打出來了。
之后,真正吃功夫的是Model S,這才是特斯拉真正意義上的汽車,這款車底盤來源與通用,菲斯克卡瑪以及馬自達北美設計部門都有緋聞。但是依靠美國強大的工業設計基礎,這款車是設計出來了。
而在制造上,特斯拉找到了兩條大腿,一條是奔馳,讓特斯拉得到了自己的供應鏈,并且在設計,制造和測試上給了特斯拉非常多的幫助。特斯拉的駕駛感受被認為與奔馳有相同之處,這是調試風格的借鑒。
而豐田不僅僅提供了聞名于世的豐田精益生產,還給了特斯拉一座工廠,沒有這座工廠,特斯拉也只能找人代工。而不會有Model S.
雖然,現在特斯拉開始掌控整個產業鏈,電機自己造了,電池廠也快開工了,但是核心技術上,特斯拉其實就是一個BMS(電池管理系統),然后就是營銷。
特斯拉沒有不可逾越的技術優勢。蘋果可以追趕,而蘋果有一個特斯拉沒有的優勢,有錢!
本來,蘋果造車完全是新手,要從頭一步步來,這是一件非常花時間與精力的事情。蘋果要從傳統的汽車公司,包括特斯拉這種電動車公司挖人,要從上游供應商那里挖人,包括A123動力電池廠商,還有本文開頭提到的nVIDIA的深度學習專家。但是蘋果上個季度的盈利是106億美元,一年下來光盈利就能買下整個特斯拉。這意味著蘋果可以獲取業界最好的資源。
蘋果也在美國,特斯拉當年并沒有太多錢,但是已經能獲取資源制造出一個車型,這對蘋果來說是小菜一碟。無論是購買一個車型,還是購買一個設計公司,蘋果都不費吹灰之力。
而且,蘋果在設計上和人機交互上一向有優勢,我們不懷疑蘋果會造出來一輛漂亮的,用戶體驗絕佳的汽車。
電動車的核心技術,電池,電機,特斯拉也是買來然后才自己開發的,蘋果只會花錢更多,買的更好。所以,蘋果汽車真正出現時,全面超過特斯拉并不困難。
至于蘋果所欠缺的,不過是傳統汽車企業能夠解決的問題,可靠性,測試,調試,生產制造品控等等。特斯拉是靠奔馳與豐田的投資才能解決這些問題,而蘋果的實力是可以與巨頭直接合作的,甚至讓豐田拿出來最好的生產線代工也完全能做到。
所以,蘋果造車能造多好,完全取決于蘋果的意愿和決心。蘋果可以買下整個特斯拉公司,還會挖不到特斯拉里面最好的人才?
而且電動車的技術里面,特斯拉只是在某個小部分有獨到之處。蘋果只要肯花錢,各項技術完全壓倒特斯拉并不困難。
從智能手機與平板行業看,蘋果的紅利只有幾年了,等到全世界都普及了蘋果手機,蘋果就進入增長瓶頸了,而平板這種東西前途不大,蘋果只要不搞Windows雙系統平板就進不了商用市場。汽車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增長點。
所以,蘋果會在汽車上投入足夠的資源,蘋果汽車非常值得期待。我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攢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