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與此同時北京加大淘汰企業關停退出力度,截至9月底,今年已就地關停淘汰315家企業。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總量同比下降10%,萬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1%。
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與此同時北京加大淘汰企業關停退出力度,截至9月底,今年已就地關停淘汰315家企業。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總量同比下降10%,萬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1%。
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在“減重+提質”打造經濟發展新態勢多項舉措推進下,北京市高端產業引領效果逐漸顯現。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與此同時本市加大淘汰企業關停退出力度,截至9月底,今年已就地關停淘汰315家企業,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年度關停淘汰300家企業的任務。
萬元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一成
據介紹,伴隨“減重”進程,今年以來本市對于淘汰企業關停退出力度加大,截至9月底,已就地關停淘汰315家企業;重點疏解領域減員明顯,1至8月規模以上工業從業人員107.4萬人,較去年同期減少4.8萬人;能耗水平繼續下降,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總量同比下降10%,萬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1%。
調整疏解不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產業的同時,北京市不斷推進高精尖產業體系構建。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本市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其中電子、醫藥和汽車產業分別增長13.3%、7.1%和5%。高端引領效果逐漸顯現。與此同時,軟件信息服務業活力提升。前三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長11.8%。以百度、京東、樂視等為代表的平臺型互聯網企業,鏈接各行各業,推動“互聯網+”,發力構建生態圈。
“對位+錯位”產業鏈布局分工發展
在京津冀產業協同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對位+錯位”的產業鏈布局分工發展,帶動三地產業整體提質增效亦取得多項進展。
據悉,近兩年來,經濟和信息化領域通過深入研究三地產業布局,共建了一批產業合作園區。其中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項目,目前已有30家北京藥企簽約,包括8家已開工建設,18家已啟動建設手續。進度最快的朗依制藥土建工程基本完工,計劃年底驗收。北京(曹妃甸)現代產業發展試驗區方面,首鋼京唐二期已于8月開工建設,以城建重工、華強京工為代表的生產企業陸續簽約入駐。致力于打造國家級云計算產業集聚區的張北云計算產業基地,目前已確定合作項目9個,總投資約800億元,建設規模達150萬臺服務器。
引導社會資本投資高精尖產業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把產業高端環節、核心領域和尖端科技,作為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突破口。通過設立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基金,引入市場機制,推動資本與產業融合發展,引導社會資本投資于高精尖產業。2015年政府資金出資規模6.9億元,第一批基金合作機構的征集評審工作已開展。智能制造方面,將以培育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創新基地為重點,推進建設高端裝備檢測和認證中心,打造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
構建高精尖產業體系,實現從“在北京制造”到“由北京創造”的提升。同時,在京津冀構建開放、共享、協作的跨區域產業創新網絡,實現互補、共贏發展,輻射帶動京津冀地區產業整體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