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能源戰略路線圖漸明。據中國能源報報道稱,“十三五”能源發展和改革的戰略導向已經明確,主要集中在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能源體制改革上。
“十三五”能源戰略路線圖漸明。據中國能源報報道稱,“十三五”能源發展和改革的戰略導向已經明確,主要集中在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能源體制改革上。
據了解,“十三五”能源規劃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在2014年12月底前,主要是開展前期基礎工作,研究形成能源“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開展能源“十三五”規劃起草工作;2016年3月至2016年5月,能源“十三五”規劃上報等工作。
當前,霧霾嚴重以及全球變暖等問題使得中國環境承載能力基本達到極限,能源發展結構的不合理是其中原因之一。2014年,煤炭的消費比重達到66%,占全球的47.4%(全球總產量81.65億噸)。而且,能源利用粗放,綜合能源效率不足40%。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曾指出,“十三五”期間中國面臨能源轉型的艱巨任務,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將成重點工作之一,“十三五”將把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作為重要任務,其中煤炭作為控制總量的重點,消費比重有望從目前的66%降到60%以下。
其中,煤炭消費量控制的重點將會落到經濟發達省(直轄市),主要方式是大氣污染防治。從消費總量看,煤炭在“十三五”期間仍然是發電的主要燃料,因此煤炭利用的發展方向將被引導至集中高效燃燒上來,減少散煤燃燒將成為目標。
在油氣方面,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張玉清曾坦言,“油氣行業‘十三五’規劃可能是近期幾個規劃中情況最復雜、最難編制的,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應對氣候變化、世界能源供應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等背景下,‘十三五’能源需求可能沒有我們之前預期的那么多,實現此前設定的目標難度較大。”
在電力方面,“十三五”電力發展的主線是綠色化、智能化和市場化。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歐陽昌裕在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時稱,未來每年項目的開工和投產規模要合理控制、逐步減少,同時優化結構,適度提高水電、核電、風電、光伏的比重,并加強調峰電源和電網建設,在2015年至2020年,我國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于2萬億元,同時跨省跨區的通道建設也會增加。
此外,能源體制和價格改革也將會全面提速。10月15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提到,將會擇機放開成品油價格,盡快全面理順天然氣價格,加快放開天然氣氣源和銷售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