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伊朗是催化劑
市場沒有正確地估算伊朗的原油產量。美國和其他五個國家在7月份解除了對伊朗的制裁,以換取對其核項目的限制,該協議于上周日正式形成。油行業咨詢公司LipowAssociates總裁AndrewLipow表示,伊朗每日的原油產量為280萬桶,且如果伊朗重回市場,其將會在第一時間內出口更多的原油。此外,伊朗還有約4000萬桶的凝析油存儲在海里,Lipow認為市場低估了伊朗重回油市后的產油量。
2。德拉基的意外鴿派言論
上周四(10月22日)紐約盤初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意外發出嘹亮鴿聲;稱歐洲央行將在12月份重新評估QE,或延長QE時間,并暗示不排除進一步降息,德拉基表示,貨幣政策支持國內需求,QE會一直執行,直到央行看到通脹路徑有可持續性的挑戰或通脹達到目標。德拉基還討論了削減存款利率,未下決定削減存款利率。從而使得歐元跳水,美指瞬間飆升,這也使得原油一樣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一定程度上承壓。
3。庫存高居不下
油價承壓的第二大因素就是過剩的原油庫存。美國政府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原油庫存大增800萬桶。分析師認為美國成品油出口也將有所增加,其進出口量約為200萬桶/日。巴克萊銀行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第二和第三季度中,全球煉油廠運行增速比需求快出57%,這導致庫存增加,且增加了海上郵輪的成品油存儲量。
4。美國頁巖油沖擊
盡管前段時間美國鉆井數量有所減少,但實際上美國頁巖油產量并沒有下降多少。之前預計該行業的一些公司本月會失去一些銀行資金,但事實上該行業的運營遠比預期要好,且其影響也相對較小。
5。中國央行的意外“雙降”
中國央行周五突然宣布“雙降”,這是中國央行一年內第六次降息。一年期貸款利率降到了4.35%的歷史最低。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從1.75%下調至1.5%,存款準備金率下調50個基點。目前中國GDP增速下降至近25年來最低,“老”增長引擎制造業和建筑業急速放緩,“新”增長引擎消費尚不能挑起增長重擔。
6。主要原油生產國不減產
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原油生產國,為了維護市場份額,這兩個國家都在大量產油,導致油價走低。以沙特為首的OPEC計劃通過市場定價的方式來緩解生產過剩的問題,分析師認為OPEC在其12月份的會議上實施該項計劃的可能性不大。
7。全球需求低迷
就在原油供應過剩的同時,新興市場和中國的原油需求呈現低迷狀態,數據顯示,中國公布第三季度GDP增速為6.9%,略低于上一季度的7&,但市場對中國經濟放緩和需求減少的擔憂令油價承壓。世界銀行本周預計,明年油價將繼續走弱,該行還將今年平均油價從57美元下調至52美元,并將明年的平均油價定為51美元。
綜上所述,對于原油走勢的基本分析有許多方面,當我們在利用這些因素時,就應當考慮到它們各自作用的強度到底有多大。找到每個因素的主次地位和影響時間段,來進行最佳的投資決策。原油的基本分析在時間段上分為短期(通常是三個月)因素和長期因素。所以我們對于其影響作用要分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