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地坐等增值 長實有項目拿地9年仍未落實】國家對開發商囤地、捂地行為三令五申、嚴令禁止。但記者近期調研發現,仍有一些開發商和土地監管部門打“太極”:囤地20多年房價上漲近百倍,一些省份清查出的閑置土地甚至逾十萬畝。
國家對開發商囤地、捂地行為三令五申、嚴令禁止。但記者近期調研發現,仍有一些開發商和土地監管部門打“太極”:囤地20多年房價上漲近百倍,一些省份清查出的閑置土地甚至逾十萬畝。
經濟參考報消息,中駿置業9月2日以總價16.67億元、樓面價20654元/平方米拿下位于上海普陀真如城市副中心的一幅地塊。而早在2006年,真如副中心推出的第一幅核心地塊,被長江實業以22億元底價將其收入囊中,折合樓板價僅3055元/平方米。10年之間,地價上漲近6倍。
據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監測,真如板塊目前在售的住宅成交均價為5萬元左右,附近二手房均價為每平方米31559元,是長實拿地價格十倍之多。長實宣稱,集團在該地塊上的項目預計2018年完工。也就是說,從拿地到建成,長實需用12年時間才能完工。
業內人士分析稱,該項目的竣工時間已超出“合理”區間。以目前的市場價計算,長實集團已凈賺超過100億元的土地溢價。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第一個進入區域開發,最后一個開盤,這是長實等大房地產商的一貫套路。通過這種操作模式,資金雄厚的房企可以坐等項目周邊商業配套做成熟,再坐享漁翁之利,并且穩賺取土地溢價,以至于捂盤的利潤是蓋房的幾倍。“不蓋房比蓋房更賺錢。”
囤地最終都要由購房者埋單。記者在北京、上海等地調研發現,伴隨著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及周邊配套的完善,一些知名開發商所囤地塊急速增值、同時也帶動了住宅價格的飆升。多位受訪人認為,應對房企囤地生財亂象清理整治,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市場供給相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