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周三(10月28日)前往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以進一步加強中德貿易聯系。而在德國國內,她對難民保持歡迎的立場,卻使德難民危機的風暴越演越烈。
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周三(10月28日)前往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以進一步加強中德貿易聯系。而在德國國內,她對難民保持歡迎的立場,卻使德難民危機的風暴越演越烈。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剛剛對英國的國事訪問不久后結束,德國總理默克爾就開始了訪華之旅。在習訪英期間,中英達成了620億美元的貿易協定。此后,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也將在本周日(11月1日)前往中國開始為期兩天的國事訪問。
德國商會指出,德國是中國最大的歐盟區貿易伙伴,德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總計480億歐元。在2014年,中德雙邊貿易額達到了創紀錄的1540億歐元,即2355億美元。
德國的汽車制造聞名全球。而德國對中國汽車出口量占其總出口的三分之一。在此前德國知名汽車制造商大眾身陷尾氣排污造假丑聞的狀況下,默克爾此次仍帶上了大眾的新總裁,及約20位其他德國高管對中國進行貿易訪問。
由于德國和中國緊密的貿易關系,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一直關注著中國的情況,對中國經濟放緩的報道感到擔憂。
同時,這次默克爾訪華恰逢德國國內情況對其不是那么有利的時候。她對歐洲移民危機的處理導致了選民對其的不滿。
德國國內問題嚴峻
今年夏天,隨著很多人逃離敘利亞的內戰,數以千計的難民涌向歐洲。默克爾決定開放德國的邊界讓數以千計難民到德國尋求庇護。她的舉動讓許多人感到驚訝。
此舉是對歐洲團結的嚴峻考驗。大量東歐國家批評德國的舉動,因為此舉使他們國家成為成千上萬的移民達到更繁榮的歐洲北部的通道,引發一系列問題。
雖然許多德國選民最初支持默克爾的立場,但是現在趨勢可能有所轉變。德國預計今年涌入80萬難民。而隨著大量難民到來,德國政府也似乎感到力不從心,而地方政府也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本周早些時候,默克爾總理試圖安撫國民,認為德國可以應付大量涌入的難民。據當地媒體報道, 她在周一(10月26日)告訴巴伐利亞州,紐倫堡的居民,尋求庇護的難民很多,但是德國本國人口也很多,超過了8000萬。
雖然她承認德國的難民政策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她相信德國有能力,也愿意在未來處理好此次難民問題。但是選民正變得不那么支持她寬容的立場。默克爾曾是德國選民的熱門人選,但是現在她的支持率跌至四年來的最低點。
民調支持率低迷
德國執政的基督教民主聯盟與基督教社會聯盟黨組成同盟,也見證著默克爾在過去一月的民意下滑。
最新調查結果顯示,9月10日基督教民主黨有42%的民意支持率,但在10月22日,這一比例已下降到38%。
民意支持率的下降促使一些分析師質疑,在2017年的聯邦選舉上,默克爾是否會成為其過度寬容難民政策的受害者。
對于難民問題,默克爾也沒有其他的替代選擇,至少現在還沒有。不過,她卻仍牢牢控制著執政黨基民盟的大權。此外,德國是歐洲無可匹敵的經濟和政治強國。德國總理的位置不好坐,那么誰能接替她出任德國總理呢?
不過默克爾自己也承認難民危機造成了政治風險。在默克爾看來,難民危機匯集了許多歐洲潛在結構性風險的問題。
雖然從長期前景來看,人口萎縮中的德國可能受益于難民潮帶來的充沛勞動力,但很明顯公眾輿論數據顯示,德國公眾對于難民還是極其不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