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10月27日招股。全球共發售6.11億股,其中90%為國際配售,10%在香港公開發售,招股價在9.12港元-10.28港元之間,募集資金最多為62.8億港元。另有15%超額配售權,集資額最高可達到72.3億港元。
有朋友問及此次招股。一句話,應不應該參與公開發售。如果應該,OK,中金股票大概會漲到哪里,什么區間;如果不應該參與,為什么。
我以中信證券A+H、華泰證券A+H為例,從各大項收入、增速、估值等方面,詳細講了講我的看法。當然,聽者各有見解。
投資無對錯,勝敗論英雄。聽起來有道理,和能不能賺錢,也許沒什么關系。一篇研究報告的價值,有時就是閱讀快感,也僅僅如此。
為什么這么說?想起這幾天和同事討論的一只小股票:XX股份。
XX在行業內,品牌有點名氣,但也談不上多大。好幾位同事在買這只股票。我問他們,為什么要買一個市盈率500多倍,甚至也許會更高的小股票?這公司的三季度營收同比可是猛烈下降,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的同比下降幅度更是數倍于收入下降幅度,可見經營形勢惡化不止。無論是進口沖擊、三公消費政策或是宏觀經濟前景,都非常不利于此公司啊。
一年輕同事說,你的受訓思維永遠是比較低的PE,比較好的成長,比較靠譜的現金流。大家都知道你喜歡分紅收益率高的工商銀行,喜歡受到不利事件驅動的中信證券,喜歡凈資產收益率高的茅臺股份。不過,如果按照這邏輯買股票,根本不需要分析員,做個簡單的軟件程序算數就行了。小股民買這種大市值股票有什么意思?
中國買股票,不是買價值,而是買炒作、買動力。從之前大跌恢復后,漲得最多的,不是什么名牌低估值股,而是不知名的小市值股,你看到這幾個月以來,有多少家公司被舉牌?那才是交易樂趣。你去研究下中科招商,花了好幾十億舉牌十幾家小公司,人家多聰明,才花幾十億就造就了一個迪斯尼娛樂場,幾百萬人不需要跑到上海,就能隨時娛樂。誰都知道這些公司極其一般,這就是布局。布局背后,就是交易大機會,烏龜殼隨時變身鉆石殼。小股民,要做的,就是緊跟傳聞,不管傳聞是第幾手,你只要堅信自己不是最后一個知道消息的人就行,就像做趨勢交易,你要相信最高點只有一個,而你不會那么倒霉碰到。
要想贏,市值要小,業績要差,股東要散,緋聞要熱。這四條,有一條,就可以買;有兩條,可以多買;有三條可以大買,有四條,一定正在被舉牌被收購。你看看緋聞里的設計股份,才不到70億,再看看小市值寧波富邦,才不到25億。一家上市公司,千辛萬苦才能上市,才賣25億市值?!兩個羅胖+邏輯思維(據悉,按照最新一輪投后,邏輯思維最新估值13.2億)而已,太便宜。再是好東西,如果很貴,就是垃圾;再是垃圾,如果極其便宜,就是黃金。再看看被舉牌的這一系列公司的凈利潤,很多賠錢,而平均下來也不到900萬,這其中可以擺弄的空間有多大?想象空間有多大?您能擺弄茅臺的利潤嗎?樂趣,就是盯著消息,甭管是什么緋聞,最好是舉牌+停牌,根本不費腦子,無非是時間成本。IPO注冊制,還得好久,IPO本身也停著,還有很多公司、很多產業資本急著上市呢,這段時間,有近100家企業被舉牌,不做小股票,不做題材股,真是糟踐機會。
中國股市的第一任務,是提供了央企等大盤股的上市場所,提供了國企改制的資金;第二任務,為成功的民營企業提供變現場所,讓創業、創新有所得;第三任務,為廣大股民提供了一個博~~~彩場和精神寄托所在。我們大家都需要娛樂,買了ICBC,買了CITIC,那就沒啥樂趣了,怎么可能會有人收購ICBC?怎么可能會有人合并CITIC?就算國家覺得可以讓一家中字頭券商來整合中信,那也不會對中信市值有什么溢價,因為太大了。所以,大股票們,還是留給證金公司去買吧,我們散戶還是專注小公司。
怎么在大跌后恢復?要股指上升。股指怎么上升?必須交易活躍。交易怎么活躍?必須要有帶頭大哥。這帶頭大哥絕不是上海股票,而是深圳股票。深圳股票投機性更強,所以交易量更大。你看前不久的放量巨震,上海4500億,深圳6500,創業板就1800億。哪天創業板交易量超過上海,那也是有可能的事。再說下,你天天談價值投資,而股民要的是交易樂趣,這是徹底兩回事情。
聽完這話,筆者只能微微一樂。不同的風險嗜好,真是造就不同的選股風格,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回到中金上市話題。中金是中型股票,似乎沒什么特別緋聞,業績相對可以預期,股東之間也不會有什么特別分歧。按照這位同事邏輯,如果在A股,中金也許不夠性感。就算當前發H股,而H股市場一直比較低迷,幾家內地大型證券公司依然顯著破發中,中金本次總體上市環境不甚友好。
但本次中金H股招股價格,筆者認為總體比較合理,適應形勢。隨著各家證券公司的同質化高度競爭,中金歷史上迥異于其他證券公司的業務特色正在逐漸消失,但中金一貫的穩健經營和謹慎合規,依舊是顯著加分項。
有人可能比較關心超額認購倍數,但這個參考指標有效度不高,往往不能代表后續走勢。以華泰為例,當時超額認購倍數近280倍,可謂熱火朝天,全球第二,而上市一月內就跌破發行價,迄今仍嚴重潛伏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