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沖刺SDR 中國國債料成“香餑餑”】人民幣時隔5年將再度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發起沖擊,中國官方的信心和市場的樂觀預期令投資者不得不提前布局人民幣入籃之后的資產配置。而對外媒統計的數據分析顯示,相較現有4種籃子貨幣(美元、英鎊、日元和歐元)所對應的國債,人民幣國債不愧為更理想的投資標的。
IMF已告知中國,人民幣有望納入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成為儲備貨幣,IMF將于11月對此做最后決定。
人民幣時隔5年將再度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發起沖擊,中國官方的信心和市場的樂觀預期令投資者不得不提前布局人民幣入籃之后的資產配置。而對外媒統計的數據分析顯示,相較現有4種籃子貨幣(美元、英鎊、日元和歐元)所對應的國債,人民幣國債不愧為更理想的投資標的。
彭博債券市場專家Dorothy Chan表示,人民幣國債無論從收益率、長期貨幣回報率還是風險分散配置等角度考慮,吸引力都超過了類似期限的美國、德國、日本及英國國債。
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例,截至10月27日,中國國債收益率比美國國債、英國國債、日本國債以及德國國債分別高出了101個基點、127個基點、272個基點和263個基點。
債券提供高回報的同時,人民幣匯率的穩定表現也為人民幣國債加分。盡管人民幣自8月“匯改”以來波動明顯,但若將時間軸拉長至10年,其表現遠超其他SDR的籃子貨幣: 自2005年10月27日以來,人民幣較美元升值幅度達27.3%,而同期日元、歐元及英鎊相較美元分別貶值達4.10%、9.08%及14.19%。
此外,彭博研究還發現,人民幣國債與SDR貨幣對應債券的相關性都很低。
同樣以10年期國債為例,2005年10月26日至2015年10月26日的十年中,中國國債與其它四國國債的相關性最低。彭博數據顯示,中國國債與美國國債、英國國債、日本國債以及德國國債的相關性分別為-0.304、-0.308、0.083以及-0.328 。絕對值為1表示相關性最高,絕對值為0表示相關性最低。美國國債和德國國債以及它與英國國債的相關性則分別高達0.856和0.918.
如果人民幣最終納入IMF特別提款權籃子,意味著未來全球至少有1萬億美元國際儲備將轉為以人民幣存儲,這將極大提速中國金融改革開放進程。
BMO資本市場駐紐約的固定收益策略師Aaron Kohli向彭博表示,投資的多元化將降低外匯儲備資產配置時的風險,更低的相關性是一個加分項。
世界銀行下屬的國際金融公司(IFC)估計,未來五年內,海外企業在中國發行的人民幣債券(“熊貓債”)可能突破500億美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部主任李昌鏞周三表示,如果人民幣加入IMF指標貨幣籃子,那么中國經濟形勢的變化或將對亞洲金融市場產生更大影響。
李昌鏞稱,中國對其他區域經濟體的外溢影響估算已經大于預期;若是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籃子,影響程度可能加劇。
他表示,如果人民幣加入SDR,那么中國已與其貿易伙伴達成的人民幣計價互換協議可被視為官方儲備,而且人民幣在亞洲地區或將更廣為使用。
李昌鏞稱,IMF認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更擔心其經濟成長放緩對區域內其他國家/地區的潛在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歸因于緊密的貿易聯系。實際上,從目前來看,中國2015年總體增長率可能接近7%,超過IMF6.8%的增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