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2015年下半年的兩大妖股——特力A、潛能恒信,因為這兩個被管理層處罰和問責的妖股實在是奇葩,越是處于風口浪尖,越是高調得不得了,越是被處罰,越是要上漲。潛能恒信更是明目張膽地戲弄管理層,美其名曰大漲是因為“技術反彈的需要”,讓大家都覺得自己沒文化。
請記住2015年下半年的兩大妖股——特力A、潛能恒信,因為這兩個被管理層處罰和問責的妖股實在是奇葩,越是處于風口浪尖,越是高調得不得了,越是被處罰,越是要上漲。潛能恒信更是明目張膽地戲弄管理層,美其名曰大漲是因為“技術反彈的需要”,讓大家都覺得自己沒文化。
一般來說,股票無厘頭式的大漲,無外乎幾種情況:一是單純的流動性推動順著大趨勢炒概念,如今年上半年的全通教育一類;二是有資金做莊,控制大量籌碼拉抬股價,公司基本面不需要有任何東西,錢多能撐住就行,如當年的德隆系,典型的錢多但人未必傻;第三種就是公司確實有潛在的或明確的不為大多數人知道的利好,有先知先覺者利用信息的不對稱提前買入,又由于世上無不透風的墻而擊鼓傳花水漲船高。這幾種情況,第一種是比較典型的市場行為,只是比較過分而已;第二種則有操控股價之嫌,不過有了德隆前車之鑒現在已不多見;第三種則是市場比較常見的灰色交易內幕交易。
對于監管層來說,怎么去界定股價大漲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確實很難。無論是在A股還是全球股市,要真正讓公司內在價值來體現價格,或者說靠業績體現價格,很難。不要說A股,在美國這樣高度發達的資本市場,同樣如此,IBM、微軟的業績就很好,但市場給予的市盈率卻很低,一些新興產業公司如互聯網、生物制藥,市場給予的估值很高。而且從潛能恒信的問責一事看,監管確實難以掌握確鑿證據,否則不會讓公司自己去解釋,你又沒說它有錯,它會自己黑自己嗎?
于是,問題就來了,你如果先認定它有錯,有問題,然后讓它自己去解釋清白,那事情的發展就不同了。美國股市之所以能比較健康,其強大之處就是對內幕交易的處罰非常嚴厲,1984年美國通過 《內幕交易處罰法》對因內幕交易而獲利或減少損失者處以3倍的民事罰款,2002年通過的《公眾公司會計改革和投資者保護法》規定內幕交易者最多可處以25年監禁。而且美國證券市場是“全民監督”,美國法律規定可將內幕交易民事罰款的10%獎勵給舉報者,銀行家、券商、律師會計師、媒體等都可以通過專業研究來判斷是否存在違規交易嫌疑而舉報,內幕交易知情人員也可能主動揭發違規行為。
最關鍵的,是美國對內幕交易實行辯方舉證。因為證券市場上許多股價的異動常常引起市場關注,但往往調查取證非常困難,導致內幕交易違法行為的調查處理十分艱難,一旦控方證實內幕信息知情人員有從事內幕交易的事實,被控方需要提供有力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辯方若不能列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就將承擔應有的法律責任,就可以被視為默認事實。比如潛能恒信這種“技術反彈的需要”,就可能會被認為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