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鐘表具有五百年的傳承歷史,但在當下我們卻通過科技展現了新的風景線,即使這種方式與制表毫不相干,卻增添了更多的觀展樂趣,讓鐘表的呈現不拘于眼前,還可以在指尖中探索。
雖說鐘表具有五百年的傳承歷史,但在當下我們卻通過科技展現了新的風景線,即使這種方式與制表毫不相干,卻增添了更多的觀展樂趣,讓鐘表的呈現不拘于眼前,還可以在指尖中探索。
說到漫步自然是愜意的,而本屆“鐘表與奇跡”亞洲高級鐘表展會更為這種感受錦上添花。這一切得益于一個充滿數字化的體驗過程,可以用手機微信進行新表瀏覽,并且找到表款的所在位置,一暏計時器的風采。
連續第三年,每次來到香港會展中心參觀“鐘表與奇跡”亞洲高級鐘表展,總感覺這個脫胎于日內瓦SIHH 的高級名表展與中國人的距離是如此接近,不僅因為是在中國的土地上辦展,免去了十個小時的舟車勞頓,而且選擇在國慶期間舉辦,相關慶祝活動近在咫尺,大有主場的優越感,雖然展品清一色來自歐洲。特別的時空交錯在一起,讓我可以不像在SIHH 那樣匆忙,而是靜靜地享受鐘表世界帶給我們的愉悅,好似漫步一般游走于時光的隧道之中。
說到漫步自然是愜意的,而本屆展會更為這種感受錦上添花,這一切是得益于一個充滿數字化的體驗過程,可以用手機微信進行新表瀏覽,并且找到表款的所在位置,一睹計時器的風采。雖說鐘表具有五百年的傳承歷史,但在當下我們卻通過科技展現了新的風景線,即使這種方式與制表毫不相干,卻增添了更多的觀展樂趣,讓鐘表的呈現不拘于眼前,還可以在指尖中探索。
在這場按圖索表的體驗中,筆者以經典表款作為線索,牽引出十四枚各具特色的手表, 雖然造型不一、功能各異,卻不失Iconic 的共性: 不懼時光的流逝,將經典進行到底。經典二字分量甚重,鐘表不僅靠此安身立命,甚至以此發揚光大,任憑歲月蹉跎卻不改本色,江山代有好表出、各領風騷總經典,或關乎設計、或關乎功能,雖表現方式不一而足,卻總被人喜聞樂見,不停被人欣賞、佩戴并且傳誦。
按照個人對經典表款的理解,自然也將目光聚焦到最有代表性的兩只表,雖然比例只占到此主題手表的七分之一,但我相信,同意這一選擇之讀者比例將會是十之八九。首先在造型方面遵循方圓定律,中國人講究天圓地方, 而鐘表世界何嘗不是以圓方作為圭臬,且看那表之雛形,其刻度以圓周排列盡現運行規律, 表殼也自然化為圓形。進入20 世紀手表登上了歷史舞臺,而方形表也曾一度大行其道,尤以裝飾藝術風格最為精彩,經典方形表從此翻開了華美一頁,并迅即被紳士名媛所愛戴。其次在品牌范圍中略加盤算,參展的十二品牌不乏歷史悠遠,追溯到懷表時代更是如數家珍,而沉淀已久的手表樣式也不在少數,甚至獨樹一幟自成系列,即使遠遠望去也能叫上名來,若不能稱其為經典又何言其它?
自此,我相信親愛的讀者即便不在展會現場,只要有智能手機翻看一下,也能從中選出答案,當然這種選擇不在于手機的智能,而關乎審美的智慧。一只為紀念朗格創立人誕辰兩百周年的1815 系列小秒針手表,這個經典系列保留了懷表時代的遺風,表盤設計一目了然、刻度指針古意濃厚,戴在手腕上的經典味道撲鼻而來,尤以自家研發的蜂蜜金令人愉快,似乎在經典的同時又飽含了一份甜意。另一只是積家的翻轉系列手表,定格于1931 年的時光之旅,閉上眼睛輕觸表殼便能感受到一翻一轉的靈動,雖說方形表搭配起來很挑剔,但能讓人追隨八十年的方表卻是鳳毛麟角,這個系列算是首選了吧。
香港展會就要落下帷幕,明年將有哪些新款目前還不知曉,但可以肯定——經典之路永無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