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匯市總成交環比降逾兩成 遠期成交驟降】中國國家外管局周五(10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中國外匯市場總計成交額較8月下降24.6%,其中遠期成交降幅更達到近八成。市場人士認為,8.11“新匯改”后市場漸趨冷靜,另外監管層采取的一系列強化監管措施亦起到一定作用。
中國國家外管局周五(10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中國外匯市場總計成交額較8月下降24.6%,其中遠期成交降幅更達到近八成。市場人士認為,8.11“新匯改”后市場漸趨冷靜,另外監管層采取的一系列強化監管措施亦起到一定作用。
中國9月中國外匯市場(不含外幣對市場)總計成交9.94萬億元人民幣(等值1.56萬億美元)。其中,銀行對客戶市場成交2.18萬億元人民幣(等值3417億美元),較上月環比下降35.6%;銀行間市場成交7.77萬億元人民幣(等值1.22萬億美元),較上月環比下降20.82%。
9月中國外匯市場遠期累計成交215億美元,較8月的957億美元下降近8成,亦是年內最低水平。
9月即期市場累計成交5.02萬億元人民幣(等值7890億美元),環比下降27.62%;衍生品市場累計成交4.92萬億元人民幣(等值7720億美元),環比下降15.25%。
2015年1-9月,中國外匯市場累計成交78.34萬億元人民幣(等值12.66萬億美元).
銀行對客戶市場即外匯零售市場,指銀行與個人及公司客戶之間進行的外匯買賣。銀行間外匯市場是指包括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之間通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進行人民幣與外幣之間的交易市場。
此前中國央行(PBOC)曾表示,將從10月15日起對開展代客遠期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收取外匯風險準備金,準備金率暫定為20%。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意在增加當前風行的離岸與在岸兩地套利成本,增加遠期購匯成本,有利于人民幣匯率的整體穩定。
市場人士也預期,此舉勢必導致遠期市場成交急劇萎縮,同時相關衍生品市場也將受到一定影響。
中國央行8月11日宣布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并一次性貶值近2%,當日起人民幣匯率兩日跌幅創94年匯改以來新高,人民幣貶值預期由此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