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車平臺為司機、乘客上保險將成為行業標配。滴滴出行日前剛宣布推出最高120萬元賠付的乘客意外險,優步(Uber)便緊隨其后,在這背后其實是“專車新政”的推動。Uber昨日宣布與“太平財險”和“太平資產”達成戰略合作,將由太平財險為Uber中國定制保額為100萬元的“乘客意外險”。
專車平臺為司機、乘客上保險將成為行業標配。滴滴出行日前剛宣布推出最高120萬元賠付的乘客意外險,優步(Uber)便緊隨其后,在這背后其實是“專車新政”的推動。Uber昨日宣布與“太平財險”和“太平資產”達成戰略合作,將由太平財險為Uber中國定制保額為100萬元的“乘客意外險”。
據了解,Uber此番推出的乘客意外險將對已在平臺注冊的機動車輛,以及乘客從上車起至到達目的地下車的行程期間負責。在車輛正常行駛過程中,如因交通事故等意外情況對乘客造成了意外傷害,產生醫療、傷殘、意外身故費用,太平財險提供每人最高100萬元人民幣的賠付金額。
雖然專車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形式之一,但在出行市場上,專車平臺是否為司機與乘客上保險始終是本糊涂賬,消費者和專車車主也缺乏相應的安全保障,這也是此前專車“唱衰論”出現的重要原因。伴隨“專車新政”出臺日期臨近,行業內有關專車保險的空缺得以填補。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交通運輸部日前發布“專車新政征求意見”半月征求意見情況匯總,該內容顯示,有124條意見針對網約車經營行為提出了相關建議,包括平臺主體責任、保險機制、補貼政策及防止壟斷等;并有意見重點指出,應當明確平臺為乘客購買的具體保險和依法納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