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對于傳統金融業的影響已從最初的“沖擊”演進為新的“助力”。
互聯網對于傳統金融業的影響已從最初的“沖擊”演進為新的“助力”。
今年以來,傳統銀行業借力于互聯網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布局日益深化。正如中國工商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侯本旗所言:“大家往往看到的是沖擊,實際上互聯網金融帶給我們很多幫助,拓展了業務視野,探索了新技術應用,最重要的是驅動銀行變革,大象不僅要跳舞,還要沖浪。”侯本旗透露,工商銀行即將推出全新的手機銀行。此外,還將推出線上按揭的新功能。
民生銀行也在積極實施“鳳凰計劃”,加快推進戰略轉型。事實上,2014年以來,民生銀行就一直在不斷加大網絡金融投入和建設,大力開展產品和服務創新。民生銀行總行投資銀行部總經理張立洲認為,“互聯網+”對中國產業的改變、對于金融生態的改變是深刻的,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一家商業銀行要生存、轉型,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要自己輕起來。
“互聯網與金融的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將繼續對金融產品業務組織和服務等方面產生深刻影響,推動金融體系的進一步轉型升級。”中國人民銀行條法司副司長劉向民在出席28日舉行的“2015金融街論壇——互聯網+時代的金融業轉型升級”分論壇上指出,今年7月18日,央行推出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指出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及中介服務的新型的金融業務模式,也就是說互聯網金融既包括正規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技術改造傳統的業務模式,改善它的服務方式和服務效率,也包括了互聯網機構、互聯網企業以創新的方式來提供金融產品的信息撮合等非特許的平臺類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