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來,移動流量使用穩步增長,工信部認為其原因是4G移動電話用戶高速增長、4G套餐資費不斷下調等因素帶動的結果。如此看來,除了運營商否認,行業專家也對 “手機流量跑得快”這一說法也并不認同。
本月初,三大運營商推出了“流量不清零”政策,開通后,套餐內的流量當月內用不完,可以轉存至次月優先使用。這項政策推出已經快一個月,但近期卻有很多用戶吐槽流量消耗速度比以前快很多,紛紛懷疑運營商在“偷流量”.
近日更是有網友稱中國移動偷跑流量:該網友本月9-20日在國外,且去下SIM卡并未使用,卻仍然“被消費”了數百兆流量。微博一經發出便引起熱議,網友紛紛表示存在不同情況的“被消費”。
針對此事,三大運營商均表示,計費系統有著嚴格的檢查校驗機制,通過了各級主管部門和獨立第三方的不斷檢查測試,系統的高效率、穩定性和準確性在國際上居于領先水平。
中國移動相關工作人員認為相關報道不屬實。中移動也表示流量當月不清零改變的是計費規則,實現流量滾存功能,并不影響流量計量,對同樣的圖片或者視頻,流量當月不清零前后的流量計量沒有任何改變。此外,中國移動專門組織了流量計費測試,沒有發現“手機流量跑得快”問題。
中國電信也同樣表示,已經和相關用戶核實,沒有“克扣”流量這回事。而中國聯通更是28日在微博上發表聲明反駁稱,流量計費工作規范、準確, 計費系統有著嚴格的檢查校驗機制,通過了各級主管部門和獨立第三方的檢測,不存在惡意虛假計費。
另外,也另有很多行業專家為運營商“解釋”。電信行業獨立分析師付亮指出:“這次調整的是計費環節,就是更換了新的計費規劃,但是計量環節沒有變化,這一政策不會造成實際影響。” 電信行業觀察家項立剛分析道,10月份有小長假,很多人都有外出,外出時開車導航,刷微信微博,秒拍視頻等消耗流量,頻繁的使用中消耗幾百兆流量,完全是正常情況。
那么,用戶為什么感覺手機流量消耗變快了呢?那位人在國外的網友的流量又都去哪了呢?
分析師曾韜認為,更多可能是消費者的心理感受或者消費習慣的變化引起。中國聯通在聲明中分析道,用戶手機上網習慣的逐漸養成,用戶所消費的手機流量將呈現出逐漸增加的趨勢,另外,在用戶使用手機流量的過程中,還會出現一些應用軟件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產生上網流量。
此外,按工信部官方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在4G移動電話用戶高速增長、4G套餐資費不斷下調等因素帶動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消費繼續爆發式增長。9月當月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3.9億G,創歷史新高。1-9月累計達27.9億G,同比增長99.4%,比1-8月同比增速提升1.8個百分點。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350.5M,同比增長88.0%。
過去一年來,移動流量使用穩步增長,工信部認為其原因是4G移動電話用戶高速增長、4G套餐資費不斷下調等因素帶動的結果。
如此看來,除了運營商否認,行業專家也對 “手機流量跑得快”這一說法也并不認同。
另據三季度財報顯示,中國移動凈利潤達854億元,電信凈利潤163.61億元,而聯通的凈利潤最低81.8億元。也就是說中移動凈利潤是其他兩個運營商凈利潤之和的3倍之多。
也許用戶不禁都想問一句,那么流量到底去哪兒了?
中國移動還在聲明中給用戶提供了以下幾點“貼心”建議,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數據流量:
退出智能手機上的應用軟件時,盡量使用軟件菜單中自帶的“退出”選項,而不是簡單的退出操作界面。
定期清理后臺運行程序。按照所使用智能手機的操作方法,進入任務管理器,找到已使用完畢、但仍在后臺運行的應用程序,強制停止該應用程序、以保證完全退出。
在各類應用程序的設置里關閉數據推送和自動更新等功能,用手動更新控制,在需要查詢的時候再手動更新。
關閉手機郵件的自動收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