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資產超過4000億元的中國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俗稱壞賬銀行)——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融”)于10月30日上午9時整,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交易,該公司最終發行價確定在招股價格區間的下限附近,而中簽率則是100%。
總資產超過4000億元的中國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俗稱壞賬銀行)——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融”)于10月30日上午9時整,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交易,該公司最終發行價確定在招股價格區間的下限附近,而中簽率則是100%。
中國華融(02799.HK)10月29日公布招股結果:發行價為3.09港元,接近招股價范圍3.03至3.39港元的下限,集資凈額為172.37億港元。
此前,中國華融原本計劃集資最多214億港元,但由于現有股東中國財政部和中糧集團決定不出售舊股,令IPO規模縮減,最終該公司發行了57.7億股新股,相當于擴大后股本的15%。
此次在港公開發售,中國華融大約70%的股票由10家基石投資者認購,相當于全球發售完成后已發行股本總額約10.5%。這些基石投資者包括巨寶投資、前海人壽、嘉實資本、中廣核投資以及中遠資本等。
中國華融是繼中國信達(01359.HK)之后第二家上市的中國不良債權管理公司。根據湯森路透的數據,中國信達今年預測市凈率0.9倍,與華融上市估值基本相若。
中國信達10月29日收跌0.66%,報3港元/股,股價自2013年12月上市以來累計跌16.2%。
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今年年中開始股市持續下滑,直到最近才從低位回升,中國華融需要把握這個窗口盡快上市。
在中國華融招股期間,有分析人士甚至給予了不建議認購的評級。
“預期中國華融下半年投資收益較上半年減少,全年收入比上年同期增46.8%。”財通國際指出,中國信達預測市凈率0.88倍,市盈率6.1倍,凈資產回報率15.47%。中國華融估值略高于中國信達,風險是其收購的不良資產質素轉壞,凈收益率下跌,撥備增加等。
中國華融是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以不良資產經營為基礎,其他主營業務涵蓋證券、期貨、金融租賃、銀行和信托。此次上市集資所得款項將用于發展各項核心業務,包括擴大不良資產收購規模、為子公司增資。
中國華融2012-2014年度收入總額分別為261億元、373億元和51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8.9億元、86.6億元和106.6億元;2015年上半年收入與凈利潤分別為378億元和83.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