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月助力四季度反彈 基金積極布局白馬成長股】多數公募基金對四季度的行情卻是相對樂觀,他們大多認為四季度會延續震蕩行情,也有部分基金經理認為四季度市場將迎來新的布局機會,互聯網 、新能源 、高端制造等新興產業仍是未來主要投資方向。
三季度A股的大幅下跌曾讓股票型基金發行規模降至冰點,然而在大跌過后的逐步反彈中,最終A股迎來了預期中的“紅十月”,在此背景下,股票型基金的發行數量也停止了此前的下滑勢頭,然而從十月份新發基金類型上看,市場對權益類產品還是比較謹慎。
不過多數公募基金對四季度的行情卻是相對樂觀,他們大多認為四季度會延續震蕩行情,也有部分基金經理認為四季度市場將迎來新的布局機會,互聯網 、新能源 、高端制造等新興產業仍是未來主要投資方向。
權益類產品發行數量止跌企穩
由于今年三季度A股出現了較大下跌,市場的風險偏好也發生了顯著改變。數據顯示,三季度公募基金發行的熱度相較于上一季度出現明顯下降。據統計,三季度共發行基金158只,募集總規模為2945億元——無論是發行數量還是發行規模,都較上一季度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
然而在十月份收官之后,A股以10.8%的漲幅終結了此前的月線四連陰,創業板指數更是在10月份上漲了19%。在紅十月的行情下,投資者對后市也終于出現了樂觀預期,從而促使基金公司的發行熱情略有回升。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從10月19日到23日當周共有8只新基金成立,相較此前一周的1只有了大幅提高。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9日,10月份共有43只新基金開始發行,較9月份的23只近乎翻了一倍。不過,在10月份的新發基金中,有近一半為債券型和貨幣型等固定收益產品,即便是在可投向股票的產品中,也有9只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5只偏債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僅有5只。從類型上看,整體而言,新發行產品側重于低風險投資。
從新成立基金募集規模上看,投資者反應依然偏冷淡。上周新成立8只基金中募集規模最大的是天弘鑫安保偏債混合型基金,募集資金7.39億元,平均單只基金募集規模2.97億元,不足3億元,而今年前6月的新基金首募平均規模為20.49億元,差距甚大。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天天基金研究中心,截至日期:2015-10-30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基金經理楊德龍認為,經過之前市場大跌后,盡管目前A股有所反彈但尚未形成上升通道,投資者情緒僅由謹慎轉變為謹慎樂觀,市場風險偏好提升有限。
“紅十月”有望引領四季度反彈行情
然而盡管市場整體較為謹慎,但多數機構對四季度的看法卻并不悲觀。日前,博時基金發布了2015年投資策略報告。博時基金認為,從趨勢上看,救市已經不再是市場的主要矛盾,市場的主要矛盾最可能是關于創新和改革的預期。在第四季度,創新或重于改革,高層對創新支持持續不斷,市場個體轉型活力并未消失。成長性企業,尤其是成長性的民營科技企業有望收漲,周期類板塊較可能收平或收跌。綜合判斷,報告認為四季度權益類產品會有小幅上漲。
上投摩根轉型基金經理盧揚也認為,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A股在四季度預期會出現一波結構性行情。其表示,在指數窄幅波動的情況下,交易區間會逐步向上,市場重心也同時逐步向上,部分個股可能會出現較大的超額收益。從以往經驗來看,四季度常常會出現市場風格的切換,低估值的藍籌股雖然沒有形成市場預期,反而有可能出現一個預期差,提供一個獲取相對收益的機會。
除此之外,“國家隊”基金也普遍持謹慎樂觀態度。招商豐慶基金經理表示,四季度經濟增速緩中趨穩,總體狀況將好于三季度。華夏新經濟基金經理也指出,雖然無法確定是否處于市場底部,但是有些股票已經顯現出較好的投資價值。
基金經理積極布局成長型白馬股
中郵核心競爭基金經理任澤松認為,接下來市場將震蕩向上,主要以結構性機會為主。以創業板為代表新興經濟將會具有較好的投資機會,具體看好以人口結構轉變和產業升級為大的布局方向,包括大健康產業、信息消費產業,以及智能制造產業等。
業績冠軍富國低碳環保三季報顯示,三季度末股票倉位為60.18%,與二季度末相比下降8.8個百分點。其前十大重倉股全部“變臉”,南方航空 、春秋航空 、東方航空 、中國國航集體退出,妖股暴風科技也不在其前十大重倉股名單內;而浦發銀行 、興業銀行 、農業銀行 、工商銀行 、建設銀行 、北京銀行 、民生銀行 、中國銀行集體進駐其前十大重倉股名單,萬科A、貴州茅臺也成為其重倉持有的對象。在基金經理魏偉看來,三季度宏觀經濟相對疲弱,央行進行了多次降準和降息,市場流動性總體比較寬松,利率水平持續下降,股息率較高的藍籌股的價值開始相對突出,因此重點布局了銀行、地產以及貴州茅臺等大消費股。
業績亞軍匯添富民營活力三季報顯示,其股票倉位更是速降13.62個百分點至80.93%,前十大重倉股“變臉”四席,中國平安 、得潤電子 、天齊鋰業 、光環新網退出,黃河旋風 、瑞茂通 、興業銀行、永輝超市新進。“依然堅持以經濟轉型作為未來中國的時代特征而布局,重點看好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滲透、工業4 .0對傳統制造業的改造等能夠提高中國整體社會競爭力的行業,以及符合消費趨勢,未來消費支出比例會持續提升的行業。”基金經理朱曉亮分析認為,在經濟轉型的行業中,我們要找到能夠真正崛起的未來行業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