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宏宏觀:制造業整體頹勢不改 保增長需政策發力】PMI小幅回升,整體頹勢不改。10月財新制造業PMI環比回升1.1個點至48.3,好于市場預期的47.6,為連續第八個月位于榮枯線下方。從PMI五個主要分項來看,所有指數均出現上升,但均處于榮枯線下方,制造業形勢總體仍較為低迷。
中國10月財新制造業PMI為48.3,預期47.6,前值47.2。申宏宏觀點評如下:
PMI小幅回升,整體頹勢不改。10月財新制造業PMI環比回升1.1個點至48.3,好于市場預期的47.6,為連續第八個月位于榮枯線下方。從PMI五個主要分項來看,所有指數均出現上升,但均處于榮枯線下方,制造業形勢總體仍較為低迷。
需求改善結構與官方PMI出現背離。10月財新PMI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環比變化分別為1.6和6.1,其中新出口訂單改善非常顯著,已回到分界線以上。我們注意到,昨日公布的官方PMI總體需求也出現小幅改善,但是結構上是外需下滑、內需改善,這與財新數據出現背離。鑒于財新數據更多針對中小型企業,我們判斷是中小型企業更多收益于海外重要節假日的訂單需求。
受需求改善拉動,供給端也出現企穩,但企業采購備貨活動并未明顯改善,采購指標小幅下滑,生產指數上升。產出指數上升2.2個點,原材料采購指標小幅下降0.2個點,均處于衰退區間。制造業企業生產活動低迷態勢有所改善,但企業縮減原材料的采購量,采購備貨的意愿并不強,表明企業對需求改善的持續性和前景并不樂觀。
庫存出現分化,原材料去庫存和成品補庫存并存。原材料庫存持平于上月,處于去庫存狀態,產成品庫存仍處于補庫存區間,但速度有所放緩。從庫存周期來看,現階段仍處于主動去庫存周期,而短期受到需求改善的影響,成品被動補庫存的速度有所放緩,但企業儲備生產原材料的意愿并無改善。
價格指數小幅回升,工業通縮態勢不改。投入價格指標微升0.4個點至44.9,出廠價格微升0.3個點至45.0,但均仍遠低于榮枯線。總體來看,原油等主要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在10月份并無明顯變動,預計未來價格指標的壓力仍然較大,工業通縮情況短期難以改善。
制造業整體頹勢不改,保增長需政策發力。10月官方制造業PMI企穩預期落空,財新制造業PMI雖小幅改善,但主要指標仍都處于分界線以下。在經濟內生動力不足的情況下,保增長仍需政策發力。貨幣寬方面,年內或仍將降息25BP、降準100 BP以上。財政政策仍將持續加碼公共支出力度,加快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進一步降稅清費為企業減壓,推動PPP模式引導民間投資。政策性銀行也將繼續發揮“第二財政”作用,利用特殊的體制優勢為重大投資項目實施出力。我們預計地下管廊、水利環保、鐵路軌交、新能源(充電樁、能源互聯網)、京津冀、東北、新疆和西藏等有望成為保增長的重要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