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個多月的縝密偵查,公安部指揮上海公安機關成功偵破一起以貿易公司為掩護,境外遙控指揮、境內實施交易,作案手段隱蔽、非法獲利巨大的涉嫌操縱期貨市場犯罪案件。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經過三個多月的縝密偵查,公安部指揮上海公安機關成功偵破一起以貿易公司為掩護,境外遙控指揮、境內實施交易,作案手段隱蔽、非法獲利巨大的涉嫌操縱期貨市場犯罪案件。
今年6、7月間,我國證券期貨市場出現異常巨幅波動,廣大投資者蒙受巨大損失。公安部會同有關部門迅速開展一系列工作。7月10日,公安部副部長孟慶豐率多部門聯合工作組抵達上海,對涉及證券期貨領域違法犯罪線索依法開展調查。掌握了外商投資的伊世頓公司涉嫌操縱期貨市場等犯罪的線索,遂交由上海市公安局依法開展立案偵查。
專案組查明,伊世頓公司系外籍人員Georgy Zarya(音譯扎亞)、Anton Murashov(音譯安東)在香港各自注冊成立一家公司后,于2012年9月用兩家香港公司名義在江蘇省張家港保稅區以美元出資注冊成立的貿易公司。扎亞為伊世頓公司法定代表人,安東負責技術管理。兩人在公司成立前分別供職于歐洲的投資銀行和期貨公司,從事證券期貨交易工作。
據犯罪嫌疑人高燕(女,34歲,江蘇南通人)等人交代:受扎亞、安東指使,為規避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相關規定的限制,其先后向親友借來個人或特殊法人期貨賬戶31個,供伊世頓公司組成賬戶組進行交易。伊世頓公司以貿易公司為名,隱瞞實際控制的期貨賬戶數量,以50萬美元注冊資本金以及他人出借的360萬元人民幣作為初始資金,在中國參與股指期貨交易。
高燕等人還交代,安東及其境外技術團隊設計研發出一套高頻程序化交易軟件,遠程植入伊世頓公司托管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服務器,以此操控、管理伊世頓賬戶組的交易行為。伊世頓賬戶組通過高頻程序化交易軟件自動批量下單、快速下單,申報價格明顯偏離市場最新價格,實現包括自買自賣(成交量達8110手、113億元人民幣)在內的大量交易,利用保證金杠桿比例等交易規則,以較小的資金投入反復開倉、平倉,使盈利在短期內快速放大,非法獲利高達20多億元人民幣。
監管機構認為,伊世頓公司的期貨交易行為擴大了日內交易價格波幅,與市場價格走勢存在關聯性,影響了當時的市場交易價格和正常交易秩序。公安機關認為,伊世頓公司異常交易行為符合操縱股指期貨市場的特征,涉嫌操縱期貨市場犯罪。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伊世頓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燕、業務拓展經理梁澤中以及華鑫期貨公司技術總監金文獻等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批準逮捕,涉案資金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凍結。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加大國際合作力度,盡力將仍在境外的犯罪嫌疑人緝拿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