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會決定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以應對老齡化社會問題,人口紅利在中遠期將繼續發揮效力。房地產行業也成為間接受益者,改善型住房的需求將繼續增加。
10月29日,在京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閉幕。全會認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
在五中全會公報中,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20年翻一番。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五中全會決定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以應對老齡化社會問題,人口紅利在中遠期將繼續發揮效力。房地產行業也成為間接受益者,改善型住房的需求將繼續增加。
此外,居民收入倍增計
被刷屏的“二孩” 房地產的新需求
在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在人口政策上實現了重大突破。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二孩家庭結構發生變化,住房需求勢必會有影響,此時,改善家庭住房狀況成為必然,這對未來改善型住房項目來講是利好。
對此,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也指出,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對于改善人口的結構有一些好處,但不會引起人口的大幅增長。對于房地產的影響,還是取決于中產階層人群的大小。隨著人民收入的增長,比如人均GDP走到高于10000美元的階段。收入越高,中產階層的比例越大,而有能力供養二孩的比例隨之增大,人口增加才會比較明顯。
事實上,單獨二孩政策實行以后,增加的生育數量非常有限。符合政策調整范圍的一方為獨生子女且已經育有一孩的“單獨一孩”家庭有2000萬。2014年7、8月份,全國每月申請量達到15萬對左右,目前穩定在每月8萬~9萬對。截至2015年5月底,全國有145萬對夫婦提出再生育申請,139萬多對辦理了手續,其中生育的并不多。
在人口紅利對樓市影響趨弱的背景下,“二孩政策雖然無法根本改變樓市進入下半場、樓市增量房增速下滑、樓市進入存量房時代的事實。但對提振樓市需求,延緩樓市增量房增速下滑會起到一定作用,對當前樓市去庫存也有積極的意義。”張宏偉表示。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全面二孩政策首先會增加改善型住房需求。生育二孩的家庭,或考慮置換大戶型以滿足家庭居住需求。2014年2月21日,北京正式實施“單獨二孩”新政策前后從純商品房住宅市場數據看,3~4居的成交量從過去20個月的45%擴大到50%。
另外,優質學區房在市場上一直較為緊缺,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將增加學區房需求,使學區房供不應求的現狀愈發嚴峻。
對房地產業最為重要的人口因素影響是凈人口增長率,當前房地產業凈十年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世紀70~90年代的第二、第三波嬰兒潮,期間家庭數目的形成和增加帶來了巨大的住房需求。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未來帶來人口紅利的增加,長期來看會產生新增的房地產需求,但數量并不會扭轉房地產走勢。
以民生保障促“2020年倍增”
五中全會公報的看點還包括:一、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二、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三、居民收入將上漲:縮小收入差距,堅持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四、基礎養老金全國統一: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六、要素流動更充分自由: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這些內容都是圍繞民生保障展開,普及高中教育后,子女教育費用將降低。全民參保及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將會在養老和醫療保障上減輕居民負擔。而居民收入倍增計劃,將大大提高居民的消費水平。國家對于區域協調發展的目標,將支持居民更加自由地流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和共享水平的提高,解除了居民遷徙的障礙。在沒有后顧之憂的情況下,居民更愿意改善生活。而居住條件的改善,將會首先提上日程。
房地產的“十三五”怎么樣?
住建部對于“十三五”規劃關于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思路主基調已經清晰:即“十一五”“十二五”期間的大力快速建設階段將告一段落,下一個五年主要是增加有效供給、改善住宅質量、提升人居環境。
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關于房地產行業的表述出現在城鎮化的章節。“加強土地、財稅、金融政策調節,加快住房信息系統建設,完善符合國情的住房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合理引導住房需求。強化各級政府職責,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加快棚戶區改造,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給。加強市場監管,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抑制投機需求,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對比上一個五年的提法,連平表示,“十三五”規劃中,對于房地產抑制投機性需求可能不會再提了。“現在的房地產市場投資和投機的需求比過去減少很多,投機不是主要問題,而主要矛盾已經演變為庫存比較高。雖然最近交易量有所回升,但是頂峰已經過去。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仍然會是主旋律,房地產市場既不要太熱,也不能過冷。”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表示,在“十三五”期間要考慮的,一是城鎮的常住家庭基本實現小康,二是實現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加大改善型住房的支持力度,這里牽扯到全面實現小康的問題,包括要堅持盤活存量和有效存量相結合,要按照市場的真實需求來增加供應。”朱中一說。同時,新的業態也將成為發展新空間,“積極發展產業園區地產、旅游地產、老年地產、眾創空間、社區商業服務網點等新的房地產業,適應產業發展和居民的需要”。
全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聶梅生認為,原來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支持改善型住房。小康社會的標準中,老百姓的幸福感也來源于住房條件的改善,政府就必須實打實地提高百姓住房消費能力,減少稅費和利息負擔。10月23日,央行再次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同時,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2014年以來的第6次降息。業內人士指出,中國正經歷著史上最低房貸利率的時期,未來對于房地產的寬松貨幣政策還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