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債券收益率快速下行,銀行理財資產端收益率迅速下降,但銀行理財負債端利率下行仍較緩慢。
隨著債券收益率快速下行,銀行理財資產端收益率迅速下降,但銀行理財負債端利率下行仍較緩慢。
目前,全市場3個月期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59%,僅較1個月前下行0.03個百分點,低于預期。但隨著“資產荒”持續,機構投資者普遍認為,未來銀行理財收益率下行速度會所有加快。最新一期海通債市一致預期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未來3個月3個月期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會下降至4.2%-4.4%的占48%,還有27%的人認為會下行至4.2%以下。央行這次“雙降”之后,有分析師指出,基準利率下調的信號作用會引導社會整體利率下行,銀行理財和保險保單利率也會跟隨存款利率同步下降。
這項于10月28日進行的調查結果還顯示,預計未來3個月3個月期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為4.4%-4.6%的占20%,預計收益率將達到4.6%-4.8%的占2%,預計收益率將超過4.8%的也僅占2%。不同機構的看法較為一致,除了信托受訪者選擇4.4%-4.6%的人數占比最高以外,銀行、保險、基金、券商 、其他金融機構的受訪者均以選擇4.2%-4.4%的人數最多。
國泰君安分析師徐寒飛、張莉表示,經過央行“雙降”以及順勢下調公開市場回購利率后,10月份短期資金利率整體上穩中有降,銀行理財收益率繼續下行,1個月期、3個月期、6個月期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當月分別上行0.03個百分點、下行0.07個百分點、下行0.17個百分點至4.4%、4.6%、4.64%。他們認為,隨著“錢多、資產少”這一現狀的繼續發酵,尤其是銀行理財存量資產到期后的再配置效應,后續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仍然有1個百分點以上的下行空間。
“銀行理財收益率大幅下降趨勢遠未終結,將從目前4.5%降至3.5%以下,銀行理財將進入”量增價縮“或”價高量縮“的時代,作為無風險利率風向標指標的理財規模和利率都將面臨持續下滑趨勢。”徐寒飛、張莉表示。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等人近日聯合撰文指出,近年來,銀行理財產品的樣式種類、發行款數與資金規模都迅速增加,已逐漸成為個人和單位投資理財的重要形式,也是分流銀行存款的重要渠道。從業務模式看,理財產品分為銀行表內理財和表外理財,其中表內理財實際無風險,表外理財至今尚未發生未兌付現象。從銀行發行理財產品的操作流程看,當個人和單位購買理財產品時,資金由存款賬戶轉入理財賬戶。當理財產品終止或被贖回時,資金又由理財賬戶轉入存款賬戶。在整個過程中,個人、單位動用的資金仍為存款,但其收益水平遠高于存款利率。
盛松成等人在文中透露,截至2015年9月末,全國銀行理財產品資金余額達20萬億元,較年初增加6.3萬億元,同比增長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