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015年第3季度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持續下滑,但發行數量和發行規模較二季度有明顯增長。昨日,普益財富發布3季度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興業銀行第三次居首。
雖然2015年第3季度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持續下滑,但發行數量和發行規模較二季度有明顯增長。昨日,普益財富發布3季度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興業銀行第三次居首。
據統計,3季度全國328家商業銀行(不包括外資銀行)總共發行了34391款理財產品,發行規模估計為28.85萬億元,3季度末銀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估計為17.59萬億元,較二季度有較大增長。普益財富研究員魏驥遙分析,原因可能是來源于部分股市回流的資金對流動性要求較高,部分銀行增大了短期限產品的發行量,致使本季度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規模上升較大。
從發行主體類型來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產品發行數量仍然優勢明顯,但城商銀行與農村金融機構(農商行、農合行、農信社)增速較快。
綜合發行能力、收益能力、風控能力、理財產品豐富性和信息披露規范性,2015年3季度,全國性商業銀行中,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興業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和中信銀行。前十強依然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占據絕大多數席位,其中有8家為股份制商業銀行,2家為國有銀行。
分類指標中,興業銀行在各項評測指標中的整體表現均屬優等,展現優異且穩定的綜合理財能力,獲得第一實至名歸。民生銀行位居理財能力綜合排名第二,主要得益于該行風險控制能力和信息披露規范性表現優異,且發行能力與收益能力方面也名列前茅。招商銀行在本季度綜合理財能力排名中獲得第三名,該行的發行能力、風險控制能力以及信息披露規范性得分均在全國性銀行的前五強之中。
魏驥遙表示,國有銀行得益于網點數量龐大,所以在理財產品的發行規模有相對的優勢,但是其在產品收益定價水平、產品的風險控制以及信息披露規范性等方面的表現較大多數股份制銀行及少部分大型城商行偏弱。因此綜合理財能力排名中,國有銀行名次略為靠后。不過,國有銀行中,交通銀行排名全國性銀行第四,其發行能力與收益能力均極為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工商銀行在順應監管要求和市場發展趨勢,進行理財業務轉型方面表現突出。魏驥遙介紹,截至報告撰寫之日,其創新型產品中開放式產品存續規模超過兩萬億,理財產品整體存續規模達到24600億元以上,已經顯現出明顯的規模效應,占據市場絕對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