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對24個一二線城市三季報統計顯示,進入三季度,長江中上游城市仍然最為亮眼。在沿海,杭州和深圳繼續(xù)閃耀,廣州也呈現不少新亮點,而很多傳統外貿出口城市則繼續(xù)低迷。
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之后,城市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規(guī)模競爭,而蘊含著一系列新的變化。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日前對24個一二線城市三季報統計顯示,進入三季度,長江中上游城市仍然最為亮眼。在沿海,杭州和深圳繼續(xù)閃耀,廣州也呈現不少新亮點,而很多傳統外貿出口城市則繼續(xù)低迷。
杭州速度
如果要評選今年沿海表現最為亮眼的城市,杭州絕對是其中一個。杭州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市經濟繼續(xù)保持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實現GDP總量7102.26 億元,增長10.2%,增幅分別高于全國、全省3.3和2.2個百分點,繼續(xù)在副省級以上城市中位居前列。這一增速在24城市中,僅位居貴陽和重慶之后,在沿海主要城市中獨占鰲頭。
作為一個風景秀麗的旅游城市,杭州再像一些中西部城市那樣拼大項目、大工業(yè)已不現實。事實上,目前杭州的工業(yè)增速已然放低很多,經濟增長更主要是得益于高速發(fā)展的現代服務業(yè)。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杭州一、二、三產業(yè)分別實現增加值199.47億元、2772.41億元和4130.38億元,分別增長1.4%、4.1%和16.0%,服務經濟比重繼續(xù)提高,占全市經濟總量的58.2%,比上年同期提高4.3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達81%,有力地支撐了該市經濟兩位數增長。
“在我國,以往成長最快的城市就是上大工業(yè),大項目。”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稅根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杭州作為一個風景旅游城市,在資源上面臨較大瓶頸,重工業(yè)發(fā)展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在產業(yè)發(fā)展方向上必須找到相匹配的產業(yè)形態(tài)。這幾年杭州很好地抓住了新的產業(yè)形態(tài)、技術和方向,在信息經濟、智慧經濟的打造上十分搶眼。“某種程度上,資源環(huán)境的約束也倒逼著杭州轉型。”
胡稅根說,杭州近年來在政府公共管理、打造投資環(huán)境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此外,這幾年浙江主打智慧經濟、智慧產業(yè),用新一代互聯網技術來推動“浙江智造”的發(fā)展,杭州作為省會,在推動浙江傳統產業(yè)轉型升級過程中,也起到“領頭羊”的重要作用。,
據不完全統計,杭州集聚了全國超過三分之一的電子商務網站,同時,在電子支付、云計算、快遞、網絡營銷、信息技術、運營服務等領域涌現了眾多專業(yè)的電子商務服務商,成為我國名副其實的“電商之都”。
在電商經濟的帶動下,前三季度,杭州全市信息經濟增加值達1627.93億元,增長 25.1%,占全市生產總值的22.9%,比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信息經濟成為杭州經濟轉型升級的強勁“引擎”。其中互聯網金融、移動互聯網、數字內容和電子商務增幅分別達46.7%、36.7%、36.2%和34.3%,彰顯“杭州速度”。
廣深爭三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城市經濟總量的排名一直延續(xù)著“北上廣深”的格局,北京和上海兩大城市由于經濟總量已經很大,因此經濟增速放慢也屬正常,而且即便是較低的經濟增速之下,這兩城的經濟總量也遙遙領先于其他城市。
競爭比較激烈的是從第三位到第六位的廣州、深圳、天津和重慶。前幾年廣州與天津的第三城之爭頗為激烈,近期以來,同省兄弟深圳也大有趕超廣州的態(tài)勢。
在近日召開的廣州市人大集中視察政情通報會上,廣州市市長陳建華脫稿回應近年來“深圳超越廣州”等說法。“外面很多傳說深圳要超過廣州了,叫做北上深廣。”陳建華說,廣州已經連續(xù)27年名列全國第三,“在今年上半年,深圳GDP第一次被天津超過。但是從1~9月份的數據看,深圳又反超天津。到年底可能會有變化,但是我們不會有變化。”
陳建華說,2011年,深圳經濟總量跟廣州的差距大概是400億元,天津相比廣州大概有660億元的差距,而到今年年底,估計廣州與上述兩市差距在900億元左右。“差距不僅沒有縮小,還在拉大,說明我們廣州在平穩(wěn)增長。”
不過,盡管經濟總量仍然領先深圳,但在產業(yè)結構和產業(yè)競爭力方面,深圳確實已經領先廣州不少。深圳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3季度七大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合計4898.13億元,增長16.0%,占GDP比重39.6%。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yè)增加值增長18.2%;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增長13.2%;互聯網產業(yè)增長19.3%;新能源產業(yè)增長12.0%;節(jié)能環(huán)保產業(yè)增長12.0%;新材料產業(yè)增長13.4%;生物產業(yè)增長14.4%。
廣東省政協委員、深圳市委黨校副校長譚剛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目前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yè)、高附加值產業(yè)、未來型產業(yè)的布局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已經體現出了強大的作用。深圳這些年已經通過調結構、轉方式來形成新的經濟增長動力。
今年4月,廣東社科院發(fā)布的《2014年廣東省現代化進程》測評結果顯示,廣州不但在總分上輸給了深圳,還在五大單項指標上,錯失了“省內第一”的位置。
陳建華在會上坦言,廣州的經濟還處于換擋期。新型產業(yè)發(fā)展很快,但總量還不大,要替換傳統產業(yè)(如汽車、石油、電子)還比較難。但我們堅信,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在“十三五”末,這些新型產業(yè)肯定會成為我們增長的主動力,起碼大部分替換。
作為千年商都,廣州的電商發(fā)展比較晚,但發(fā)展態(tài)勢在不斷加快。陳建華說,廣州每天電商包裹日前已達到700萬件,在全國大城市中排第一,按照現在的發(fā)展速度,明年廣州每天的包裹可能會有1000萬件,這也正是廣州從傳統商都加快向現代商都轉變的重要信號。
外貿明星城市如何走?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曾經十分風光的外貿出口明星城市如蘇州、無錫、寧波、廈門、東莞等,經濟增速都比較靠后,而排名比較靠前的主要集中在省會城市(直轄市),如杭州、福州和南京,中西部的重慶、鄭州、長沙等地。
江蘇省社科院區(qū)域發(fā)展中心助理研究員王樹華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過去這些外貿明星城市之所以猛,主要在于出口。這幾年外貿出口很難再有大增長,轉內需方面又做得不夠,而且隨著成本的上升,很多產能轉移到內地和東南亞,因此這些城市也進入發(fā)展的瓶頸期。
相比之下,省會城市不僅受外貿出口下滑沖擊較小,而且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的穩(wěn)增長過程中,省會城市、政治中心占據明顯的優(yōu)勢,很多大投資、大項目尤其是高鐵等都圍繞省會城市展開,各種資源向省會城市沉淀。
王樹華說,省會城市的科教文化資源雄厚,各種高端生產要素在省會城市的聚集度比較高。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產業(yè)、價值鏈由低端向中高端邁進的過程中,一些高端要素資源必須要配套,在這個過程中,省會城市比非省會城市往往更有優(yōu)勢,省會城市的服務業(yè)占比也比較高,具備了更強的輻射周邊地區(qū)的能力。
他認為,對傳統的外貿明星城市來說,未來要完全像杭州這樣通過電商等現代服務業(yè)實現轉型升級也不現實,因為本身也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無論是轉型升級,還是以后的發(fā)展,都應該立足于以前的發(fā)展基礎,以前的產業(yè)結構要想轉身也不是一下子能轉起來。并不是說你的這種結構就沒有出路了,以工業(yè)、制造業(yè)為主的產業(yè)結構要完全轉為以三產為主的結構也沒必要,他們的優(yōu)勢不在這里。”
王樹華說,對無錫、蘇州、東莞等外貿明星城市來說,未來的轉型主要是產品的轉型,把產品的技術研發(fā)做上去,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進一步延伸產業(yè)鏈。其次,產品的市場要調整,不僅要關注新興市場,而且也要好好開拓國內的內需市場。
長江中上游:風景這邊獨好
在中西部,分化仍在繼續(xù),增速較高的城市主要在長江中上游的重慶以及貴陽、武漢、長沙等城市。
其中,西南的貴陽以12.4%的增速排名各城市首位,重慶以11%的增速緊隨其后。此外,中部的鄭州也達到了9.8%、長沙增長9.7%,武漢也有8.8%。值得注意的是,與杭州等沿海發(fā)達城市不同,這些城市經濟快速增長仍主要得益于工業(yè)。
以重慶為例,作為中西部重要的制造業(yè)基地,前三季度,全市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實現總產值15254.19億元,同比增長12.7%,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增長10.9%。
從主要行業(yè)看,前三季度重慶全市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39個行業(yè)大類中37個保持了增長,占94.9%。在“6+1”支柱行業(yè)中,汽車、電子、化醫(yī)、材料、消費品、裝備制造和能源等行業(yè)總產值增速分別為17.2%、11.8%、15.0%、11.4%、13.0%、10.3%和6.1%。
貴州省社科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曉登指出,長江中上游的湖南、湖北、重慶、貴州等地水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足,而且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與珠三角、長三角的聯系更加緊密,這幾年長三角、珠三角的不少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產業(yè)的巨頭紛紛落戶到重慶、貴州等地。而在承接產業(yè)轉移的過程中,省會城市成為很多大型企業(yè)的首選。
前三季度部分城市GDP排名
城市前三季度GDP增速貴陽1979.0912.40%重慶11252.6711%杭州7102.26 10.20%鄭州52469.80%長沙6147.659.70%天津12321.029.40%福州3411.529.40%南京7002.01%9.20%武漢8.80%深圳12376.668.70%廣州12983.318.30%佛山5771.198.30%溫州3131.858.20%成都7816.38%青島6590.88%濟南4436.28%東莞4563.797.90%西安3907.587.80%蘇州7088.437.20%無錫6135.047.10%寧波5580.87.10%上海17866.246.80%廈門23206.80%北京16002.4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