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鋼鐵PMI回落至42.2% 指數已連續18月低于榮枯線】今年國內鋼材價格持續大幅下跌,但是鐵礦石、焦炭等原材料價格跌幅遠小于鋼價跌幅,導致國內鋼鐵企業普遍陷入嚴重虧損。今年以來西本鋼材指數累計下跌730元/噸,跌幅26%;但成本指數僅下跌340元/噸,跌幅15%。
從中物聯鋼鐵物流專委會獲悉,10月份鋼鐵行業PMI為42.2%,較9月份回落1.5個百分點,已連續18個月處在50%的榮枯線以下,顯示鋼鐵行業整體形勢更加嚴峻。各主要分項指數中,生產指數43.1,回落1.5百分點;新訂單指數37.9,回落2.8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39.3,回落1.4個百分點;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5.7,回落3.6個百分點。
今年國內鋼材價格持續大幅下跌,但是鐵礦石、焦炭等原材料價格跌幅遠小于鋼價跌幅,導致國內鋼鐵企業普遍陷入嚴重虧損。今年以來西本鋼材指數累計下跌730元/噸,跌幅26%;但成本指數僅下跌340元/噸,跌幅15%。
當前不少鋼鐵企業經營已經難以維系,行業正逐步轉入加速去產能階段。中物聯鋼鐵物流專委會秘書長王建中表示,當前國家及各級地方政府要形成“壓產能”的共識,出臺重半?措施來切切實實地削減產能。
業內人士表示,在需求持續疲弱以及資金瓶頸背景下,國內鋼市形勢更趨嚴峻,后期走勢仍較艱難。不過,考慮到價格已跌至歷史低位,鋼廠虧損倒逼減產力度加大,加之宏觀層面刺激政策不斷,鋼市需求預期增加,后期國內供需有望小幅改善。多空交織下,后期鋼價或漲跌兩難,預計11月份鋼市將以弱勢盤整為主。
從鋼廠生產情況來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9月份我國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6612萬噸和9469萬噸,同比分別下降3%和0.6%。9月份我國粗鋼和鋼材日均產量分別為220.4萬噸和315.63萬噸,較8月份環比分別增長2.07%和3.55%。國內粗鋼生產環比有所回升,但相對去年同期仍處于下降態勢。
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表示,受虧損范圍擴大和資金鏈緊繃影響,后期鋼廠減產預期強烈,預計10月份國內粗鋼日均產量較9月份將小幅回落。不過,考慮到鋼廠搶占市場份額、維持企業現金流等方面因素,預計大規模減產減量的可能性不大。
從市場來看,10月份受投資增速下行及國慶假期因素影響,終端需求環比、同比均明顯回落。1-9月份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3%,較1-8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創2000年以來新低。
社會庫存方面,相關機構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國內主要鋼材品種庫存總量為967萬噸,較9月末減少63.3萬噸,減幅6.14%,較去年同期下降8.27%,今年以來首次降至1000萬噸以下水平。
與去年同期相較,全國鋼材市場庫存降低87萬噸,鋼廠庫存降低61萬噸,市場庫存和鋼廠庫存合計較去年同期降低147萬噸,而上月為降低37萬噸。可見鋼廠與市場總計庫存降幅較9月份明顯加大,顯示出市場供應壓力得到有效緩解。
10月份,鋼鐵行業購進價格指數兩連跌至4月份以來的最低,達29.4%,該指數自2014年以來一直復 ?于50%以下的收縮區間,顯示原材料需求逐步減弱,價格持續低位運行。
邱躍成表示,在下游消費增速仍在放緩,且通過出口轉移過剩量的難度加大,行業資金鏈緊繃局面下,當前國內鋼市已陷入困局。短期內宏觀面、成本、需求對鋼市支撐不足,消費持續疲弱,資金瓶頸仍舊存在,后期鋼材市場走勢依然艱難。不過,在鋼廠加大檢修減產力度,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背景下,鋼市供需基本面或趨于弱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