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實驗區金融開放創新試點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方案》日前已或國務院批準,予以印發,全文共四十款,是惠及金融各產業的自由快速發展,五個層面貫徹執行,7大職能部門攜手創設的大手筆,這一制度變化,對進一步加快自貿區建設,打好十三五開局具有重要效果,同時也是破局TPP威脅的必要準備與利器。
從整體角度上來看,這次改革仍以審慎改動為主基調,特別在服務實體,風險可控,促進貿易自由化上提出要求。與此同時,加快金改新的步調,對于充分發揮與利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也有著極大的益處。為下一步積極探索深化金融改革打下堅實基礎,更積累豐富的經驗。特別再一下幾個方面值得關注:
首先,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率先實現,是此次改革的最大亮點。其在金融,外匯,投資等領域全面放開,為人民幣國際化開通新渠道。這種放開更是基于對于過去長時間以來經驗積累之上,可行性程度進一步加強。合格境內投資人的審慎開放,一改之前輕率開放的弊端,對于管理方式的具體化進一步明確。而對于外匯管理以及可兌換項目上,做到了進一步的優化處理,加強了自由行與統籌管理的緊密結合。
其次,金融服務對內開放進一步加強:負面清單制度的引入,顯示出我們改革的決心。在具體業務上,支持民營銀行,建立非標資產交易平臺,公募基金,自保公司等項目。大大擴展了金融服務業的開放程度。不僅如此,在互聯網+模式風起云涌之時,探索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之道,打開大門迎接新鮮事物入場,更是這次改革的神來之筆。全文40款改變中,有近十余款涉及革新開展金融機構的項目,顯示出,我國通過自貿區“引進來并走出去”的方針政策,以及著眼海外的大戰略布局。
還有值得我們關注的就是,這次改革對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依托以及聯動效果,全文六款細則強調利用上海已有的外匯,黃金,貨幣交易市場之長處來推動改革,同時又以新建相關機構來強化已有成果,進一步加強自貿區的建設。
最后,金融監管是這次改革的保障,更是今后一段時間,自貿區建設的安全防火墻。特別是今年下半年以來,TPP困局,基金風潮,匯率不穩定波動,加之央行多次雙降以及更早一段時間的股市瘋牛瘋熊,都顯示出監管的必要性。因此能否進一步在經濟“新常態”下,實現促增長,保穩定的重任離不開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力以及進出口的貢獻。因此,這次自貿區的金改新舉措,可謂是長期跌宕金融風浪中的“暖心”之舉。
其他重點關注:(1)隔夜全球動態:美國消費表現不佳經濟出現“剎車”跡象人民幣離岸在岸逆勢大漲盤中一度倒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