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500收復2100點 美股年末能續寫輝煌嗎?】11月2日,即步入11月的第一個美股交易日,三大股指“開門紅”——標普500指數收盤上漲1.19%,報2103.94點,自8月份來首次收于2100點上方;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盤上漲0.94%,報17828.76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盤上漲1.45%,報5127.15點。
與悲慘的8月和9月相比,美股10月的走勢可以用瘋狂來形容,創下4年來最大單月漲幅的佳績,更是一舉打破“不詳之月”的魔咒。眼下,2015年僅剩最后兩個月,隨著企業三季報持續公布、全球央行政策分化、美聯儲加息在即,美股能否續寫反彈行情?
11月2日,即步入11月的第一個美股交易日,三大股指“開門紅”——標普500指數收盤上漲1.19%,報2103.94點,自8月份來首次收于2100點上方;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盤上漲0.94%,報17828.76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盤上漲1.45%,報5127.15點。
華爾街分析師指出,四年來的最好月度(10月)走勢似乎又抹去了人們的悲痛記憶。企業盈利意外好轉給市場注入“強心針”,一些盈利不佳的企業股價也并未受到打擊(如百度)。進入11月,大市值股如迪斯尼、Facebook都將公布財報,這也有望續寫股市牛市行情。
紐交所某資深交易員也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四季度預計中國將持續推出財政刺激政策以維穩經濟,這將有利于美股年內走勢。”不過也有分析師表示,不能因近期的“一根陽線”而輕易改變思維,全球央行政策分化以及盈利見頂的預期仍可能會加劇美股在下一階段的波動性。
美股短期反彈行情可期
由于8月人民幣一次性貶值以及美股見頂預期,美股連跌6天導致標普500指數下跌11%、推動VIX達到四年以來的高點;進入9月,全球市場波動也讓美股承壓。若要展望未來走勢,剖析美股10月大漲背后的動力便尤為重要。
首先,9月美聯儲宣布推遲加息,10月初美股持續上漲。在中國正逢國慶長假休市期間,美國三大股指在當周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齊漲,中概股更是一度逆勢大漲3.3%。
10月的反彈最大程度上可能要歸功于美股公司季報的超預期表現。據悉,迄今已有68%的標普500成分公司公布了財報,其中72%的盈利超過預期,科技股的超預期盈利助推美股強勢上攻。
財報顯示,亞馬遜已是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且業績遠超分析師預期。其中,營收為253.58億美元,同比增長23%;凈利潤為790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則為凈虧損4.37億美元。要知道,作為電商的主要代表,亞馬遜雖然營收持續增長,但是一直處于虧損狀態,這使其成為市場投資者的主要擔憂之一。可見此次三季報的結果對亞馬遜而言意義非凡。
此外,微軟以及前身為谷歌的Alphabet營收也紛紛超出市場預期,并在各自領域發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回應了市場中仍存的科技股泡沫言論,同時也是對財報季的強有力支撐。
就中概股而言,10月表現也可圈可點。10月27日,阿里巴巴集團公布2015年第三季度業績,營收222億元人民幣,同比漲32%,好于預期的213億元,阿里巴巴周二盤前股價大漲10%。9月末,阿里巴巴集團股價較去年11月的累計跌幅已達50%,且股價已低于68美元的發行價。
進入11月,大牌企業如迪斯尼、Facebook都將公布季報,預計迪斯尼股價有望從今年夏季的低點處恢復過來,這也有望續寫股市牛市行情,但市場仍需關注本周五即將公布的美國10月非農就業報告。“如果美股希望在未來一年中真正實現反彈,這就取決于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企業的盈利增長,” 美股分析師David Templeton表示,對于美股長期走勢表示樂觀,“此前強美元對跨境美國企業造成打擊,預計其負面效應可能會減退,消費者仍會從低油價中受益。”
此外,另一個短期市場風險因素也已經消除。上周五,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兩年期債務上限法案,以避免災難性的美國債務違約。債務上限將被延至2017年3月,未來兩年增加800億美元可支配支出的措施。
“歷史大頂”或臨
盡管市場情緒回暖,但仍有不少策略師和經濟學家發聲警示風險。
Allianz首席經濟顧問Mohamed El-Erian近期在接受CBNC專訪時表示,外圍市場風險仍將影響美國經濟增速,且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等其它央行之間的政策分化將加劇未來幾個月的股市波動性。受全球增速乏力等影響,Mohamed El-Erian預計,美國面臨經濟蕭條風險的概率為25%-30%。
他表示,“人們往往容易遺忘的是,本國金融穩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圍波動影響。例如8月的新興市場動蕩導致恐慌指數創下新高,美股跌至全年低點。”8月25日,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波動性指數(VIX,俗稱恐慌指數)收漲至40.74,錄得2011年10月份以來最高收盤紀錄。
此外,在瑞銀(UBS)策略師Julian Emanuel看來,美國股市正在接近歷史大頂。Emanuel在上周五的報告中指出,越來越多跡象顯示,美股牛市在持續6年半之久、上漲超過200%之后,正在進入“最后一局”。
瑞銀認為最近醫藥巨頭輝瑞(Pfizer)和艾爾建(Allergan)的并購談判可能是一個危險信號:“輝瑞與艾爾建的并購談判讓我們想起2000年美國在線(AOL)與時代華納(Time Warner)的合并,以及2007年蘇格蘭皇家銀行(RBS)收購荷蘭銀行(ABN Amro),領漲行業的重量級公司合并通常是市場出現大頂的前兆。”
不過Emanuel表示,美股的大頂現在還沒有到來。盡管這輪牛市是上世紀30年代羅斯福當政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牛市,牛市通常并不是“老死”的。但一些跡象顯示頂部已經很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