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11月3日消息,2015全球移動寬帶論壇在香港舉行,這是第六次華為與GSMA一起舉辦移動寬帶年度論壇,來自電信、互聯網、媒體、金融制造業等不同領域的嘉賓齊聚亞洲國際博覽中心。
華為輪值CEO胡厚崑在大會開始做了主旨發言,闡述了移動通信正在深刻地改變世界。胡厚崑認為,人與人的聯接依然是華為最重要的任務。華為需要聚焦消除新的數字鴻溝,提升用戶體驗。
在一項全球聯接水平的研究中發現,盡管目前移動通信的滲透率已接近100%,移動寬帶覆蓋率達47%,但全球仍有十億人沒有語音服務,四十多億人沒有互聯網聯接。這些未聯接的人主要居住在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人相比,發展中國家的人們無法享受高質量的教育,機會也少得多。
新的數字鴻溝產生,并正在拉大全球各地經濟增長之間的差距。移動通信技術對于消除數字鴻溝非常關鍵。華為需要在是否可獲得、人們是否負擔得起這兩方面做出更大努力。這需要在基礎設施和終端方面持續進行技術創新,推動在欠發達地區的普及。
此外,華為希望監管部門能夠向移動通信服務行業發放更多頻譜資源,并對欠發達地區的網絡部署進行補貼。華為可以攜手推動移動通信技術的應用,確保全球更加包容、更加平衡的發展。
人與人的聯接
胡厚崑認為消費者要求高清語音、高清視頻、零等待等體驗。這些對移動通信行業既是機會,也是挑戰。華為引入LTE等新興技術的同時還需要對網絡進行規劃、轉變網絡運營思路。比如,華為要從關注網絡轉向關注用戶,從關注網絡性能轉向關注用戶體驗。此外,除了網絡指標,華為還需要設定一套用戶體驗指標。更重要的是,這些指標必須是可定義、可衡量、可管理的,并且最終是可以變現的。
聯接的需求,正在從人擴展到物。
萬物互聯(I.T)的時代悄然來臨,大規模物聯網的需求已經產生,其聯接數量將遠遠超過人與人的聯接數量。從個人穿戴設備,到智能家居市場,從智慧城市到物流管理等眾多領域,全流程的信息監控與采集,將實現各領域的數字化升級,物聯網將引發整個社會的革命性變化。胡厚崑認為,實現這一切的基礎,是要有無處不在的網絡聯接。當然,運營商的網絡是全球覆蓋最為廣泛的網絡,因此在接入能力上有獨特的優勢。但SIGFOX、LoRa、藍牙和WiFi等技術也在快速發展。這可能會引發物聯網市場更加激烈的競爭。華為必須拓展藍海市場,抓住機遇。首先是標準。華為需要盡快制定統一的物聯網標準,推動跨行業發展。目前,德電最近在其現有站點上成功地進行了NB-IoT技術測試。在行業層面,NB-IoT的全球標準化進程必須加快。其次是成本。物聯網接入數量巨大。如果按傳統的方式管理,聯接成本會高得令人難以承受。更加低廉的通信模塊將引發行業爆發式增長。第三是生態系統。與傳統電信市場相比,物與物聯接的場景、應用和業務模式多種多樣,物聯網市場將更加碎片化。因此,物聯網的發展需要不同利益相關方進行密切合作。在萬物互聯的時代,華為需要與運營商、設備商、垂直行業展開在車聯網、智能制造、智能電網等方面的研究。
華為發布MBB2020戰略
數字化轉型給移動通信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在2015全球移動寬帶論壇上華為正式發布了MBB2020戰略。到2020年,支持67億移動寬帶用戶,把未聯接的人都接入網絡;提供1G的平均聯接速率,從而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支持10億蜂窩物聯網聯接,從而實現無處不在的蜂窩物聯網覆蓋。作為技術廠商,華為將聚焦頻譜戰略、空口、網絡架構、站點解決方案和基于體驗的運營,幫助客戶建設面向未來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