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智庫發展最成功的地方,在于能夠有效利用英國的軟實力去彌補硬實力的相對缺失,從而在世界舞臺上發揮更大作用。
英國是一個“智庫強國”。英國智庫在塑造本國、歐洲乃至全球民意走向和政策進程等方面,發揮著直接而重要的作用。由于能夠很好地利用所在國家的現實影響、歷史遺產和語言、教育與文化資源,英國智庫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令人印象深刻。
事實上,盡管英國如今在許多方面已經不再保有大英帝國時期的雄心與野心,但英國智庫所關注的議題和所輻射的范圍,卻并未隨著國家勢力的收縮而有所局限。相反,在英國頂尖知名智庫中,無論是長期活躍的老牌機構,還是最近崛起的新銳組織,往往都具有全球視野與國際關懷,甚至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建立起了收集、處理與分析信息的強大網絡。
智庫強國
英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實際地位常常成為學術界爭論的焦點。雖然英國藉由語言和文化方面的優勢而享有較高的軟實力,而且英國政府也仍試圖在許多國際事務中積極發揮作用,但就政治和外交方面的核心影響力而言,英國觸手前伸的范圍往往難以超出歐洲大陸、中東和北非等距離相對較近、利益最為直接相關的區域。即便是英國政府和英國民眾,也常會坦然承認:如今的英國已經不再具有百余年前大英帝國鼎盛時期的雄心和野心。
然而,在英國外交實力隨其綜合國力相對下降而不斷收縮的同時,英國智庫在數量、質量和影響力等方面的表現,卻依然令人印象深刻。事實上,權威跨國比較數據顯示,英國智庫發展水平在世界范圍內的地位,要遠遠高于其綜合國力的世界排名。
賓夕法尼亞大學最新一期全球智庫報告顯示,2014年英國共有287家智庫,約占全球6618家智庫總數的4.3%。 就智庫數量而言,英國僅次于擁有1830家智庫的美國和429家智庫的中國,位居全球第三??紤]到英國人口規模僅位居全球第22位、國土面積僅位居全球第80位,英國智庫行業的發展現狀,不可不謂之引人注目。
更為重要的是,英國智庫不僅在數量與規模上位居世界前列,其質量和影響更不容小覷。根據賓夕法尼亞大學報告,2014年共有16家英國智庫躋身全球智庫150強排行榜,并且全部位居榜單前100名。其中,老牌國際關系智庫查塔姆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排名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此外,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也在全球智庫綜合排名中位居前十,使英國成為除美國外唯一擁有兩所以上智庫同時躋身世界前十的國家??梢哉f,英國是不折不扣的“智庫強國”。
繁榮根源
從總體上看,給英國智庫行業帶來別樣生機的因素,至少來源于三個方面。
首先,與美國和中國一樣,英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英國各界和朝野中各種政治力量為強化自身對這些事務的了解、更為在塑造英國相關政策的過程中表達自身立場和捍衛自身利益,建立了大量智庫。然而,僅此現實因素,并不足以完全解釋英國智庫在數量和規模等方面所表現出的特別優勢。例如,法國與俄羅斯同屬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和重要影響,但兩國在2014年的智庫數量分別為177個和122個,僅約占英國智庫數量的61.7%和42.5%。事實上,英國智庫發展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它們能夠有效利用英國可觀的軟實力去彌補其硬實力的相對缺失,從而使英國智庫的影響力遠超英國作為一個國家在世界舞臺上所發揮的作用。
推動英國智庫發展的第二重動力,來自于英國的國家發展傳統與歷史積淀。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其殖民地曾經遍及世界各地;早在一個世紀以前的維多利亞時期,出于加強對殖民地了解和管理的現實需要,英國的政界和學界就興起了分析和研究國際事務及其他國家與地區情況的熱潮。當時,在這個潮流的驅動下,英國學術界出現了許多嶄新的研究領域,包括今天已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接受的人類學和發展研究等等。
圍繞著這些新興的研究領域和話題,出現了一批由殖民地官員、傳教士和學者組成的共同體。這些共同體在成立之初,就發揮著溝通政治、學術、商業和文化等各個界別的作用,為二十世紀崛起的現代智庫提供了良好的組織基礎和運行環境。不僅如此,英國人非常重視自身道統的傳承,英國智庫也不例外。例如,如今在世界智庫排行榜中位列榜眼的查塔姆國際事務研究所,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巴黎和會召開期間為解決當時英國面臨的現實問題而成立的。然而,這個當初被命名為“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機構,一經成立就未曾停止過運行,如今影響范圍與輻射能力遠遠超越英國本土甚至歐洲大陸,而成為世界范圍內的重要智庫。
最后,英國之所以能夠成為智庫大國也有其幸運之處。大英帝國隨著兩次世界大戰而逐漸解體,二十世紀也見證了英國自身實力和國際影響的衰退。然而,替代英國成為西方世界最強大國家的美國,不僅是在英國殖民地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更從語言和文化等多個方面繼承和發揚了英國的傳統,這無疑為英國智庫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外生優勢,為英國人才和英國思想在全球范圍內發揮影響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當然,要將外生優勢轉化為實際成果,也離不開自覺努力和主動出擊,因此英國智庫在這方面的作為值得充分重視。由于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而英國得益于其歷史傳統仍擁有牛津、劍橋和倫敦大學學院等世界一流學府,因此,英國在吸引國際人才方面具有特別的優勢,而且不少英國智庫也非常強調直接或者通過與高校合作來利用國際人才生產新知識與新觀點。
可見,通過有效利用所在國家的現實影響、歷史積淀與外生優勢,英國智庫行業呈現出了繁榮興盛的景象。英國智庫所發揮的影響,已經遠遠超越了英國國境,甚至遠遠超越了英國作為一個國家所能夠影響的區域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