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3日報道外媒稱,利差收窄和不良貸款上升開始影響一度風光無限的中國銀行業,中國“四大行”第三季度盈利遭到進一步擠壓。
參考消息網11月3日報道外媒稱,利差收窄和不良貸款上升開始影響一度風光無限的中國銀行業,中國“四大行”第三季度盈利遭到進一步擠壓。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3日報道,乏善可陳的財報季,顯示出以中國工商銀行(ICBC)為首的四大行的命運逆轉。2012年,這些銀行曾迅速擴張,在資產規模上令全球同行黯然失色。
報道稱,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和利率去監管化,上周發布的第三季度業績數據是銀行輕松獲利時代正在終結的最新跡象。第三季度,中國第四大銀行中國銀行(BoC)的凈利潤有記錄以來首次同比下降,第二大銀行中國建設銀行(CCB)的凈利潤則同比持平。
隨著中國完成利率去監管化,凈利差(銀行借入和借出資金的利率之差)也在縮小。上月中國央行除降息以外,還宣布取消存款利率浮動上限。過去兩年中,中國央行已經逐步放松這一上限。
多年來,存款利率上限加上貸款利率下限確保中國的銀行獲得豐厚的利潤。從2007年到2012年,四大行的總利潤從2500億元人民幣(合396億美元)增至7380億元人民幣(合1168億美元).2013年,貸款利率下限被取消。目前,分析師還不確定銀行為爭奪客戶資金會把存款利率抬高到何種程度。
“利率自由化開創了銀行業競爭白刃戰的新時代,”中信建投證券(CSCI)的分析師楊榮上周寫道。
目前,中國的銀行仍位居世界上最賺錢的銀行之列。今年頭9個月,建行的股本回報率為19.5%,同比下降了近3個百分點,但依然遠高于匯豐(HSBC)的10.6%。
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制造業艱難應對產能過剩和價格下降,銀行的不良貸款也在上升。
四大行的不良貸款都上升了,其中中國農業銀行(ABC)升幅最大,不良貸款率從6月底的1.83%升至9月底的2.02%。
分析師表示,為未來不良貸款計提撥備的多少扭曲了中國的銀行利潤。少提撥備會提高季度利潤,但如果違約急劇上升,這也使資產負債表失去了一部分抗壓能力。目前有些銀行的撥備計提不如原來保守。
“考慮到不良貸款同比增長率達到了有史以來最高的73%,我們認為(農行)今年逐個季度降低所計入的貸款減值損失的政策并不保守,”瑞穗證券(Mizuho Securities)亞洲銀行業分析師詹姆斯?安托斯(James Antos)表示。
根據最新的政府數據,在截至今年6月的一年里,整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增加3980億元人民幣,至1.1萬億元人民幣。人們懷疑,規模較小、未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問題更為嚴重。據官方數據,6月底農村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2.2%。
報道稱,許多分析師懷疑中國官方不良貸款數據的真實性,認為銀行可能通過對逾期貸款進行展期或者延期隱瞞違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