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在今天下午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我們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是個什么概念?從GDP總量翻一番來說,2010年大數40.15萬億元人民幣,翻一番就要達到80.3萬億元人民幣。而去年GDP已經達到63.6萬億元人民幣,首次突破了10萬億美元。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在今天下午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我們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是個什么概念?從GDP總量翻一番來說,2010年大數40.15萬億元人民幣,翻一番就要達到80.3萬億元人民幣。而去年GDP已經達到63.6萬億元人民幣,首次突破了10萬億美元。
徐紹史同時表示,2010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910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十三五”期間也需要翻一番,這個翻一番沒有一定的經濟增速是做不到的。所以我們確定了在“十三五”期間依然要保持中高速的增長。
當然速度并不是我們唯一關心的,實際我們更關心的是就業、居民收入、物價這些指標。至于具體的指標,《建議》公布的時候大家可能就會有了答案。
有條件保持經濟中高速發展
徐紹史表示,目前各方面不同的看法都有,悲觀的看法預測中國經濟可能“硬著陸”,比較樂觀的看法認為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還可以達到8%。我想說在現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一到三季度保持6.9%的增速,一直在合理區間。而且中國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們確實面臨著下行壓力。
中國在“十三五”期間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是有條件的。從全球來看,和平發展依然是時代的主題,這一點沒有改變。而且中國仍然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現在全球有兩個大的拉動力,一是美國經濟、二是中國經濟。剛才說每年經濟增量,美國經濟和中國經濟加在一起達到50%以上,這兩個作用都很大。發達經濟體現在開始出現了分化發展,美國很快,歐洲和日本內生動力依然不強,還是比較疲弱的。新興經濟體分化發展,結構性改革比較主動的國家,可能經濟基本面會好一些,結構調整比較慢、結構性改革力度不夠的國家,可能相對比較困難。世界經濟的發展會形成一種對沖作用,在一定時間里會維持緩慢增長的態勢。中國能夠實現中高速發展,說明我們的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下一輪經濟復蘇和增長取決于技術革新和產業革命,這正好和中國創新驅動形成了歷史性的交匯,為我們提供了機會窗口。只要抓住這個機會窗口,我們就會有更大的戰略空間。所以從全球經濟來看,對中國經濟發展是有利的。從我們自己看,我們區域發展的空間非常廣闊,新型城鎮化孕育著巨大市場需求,而且創新驅動的作用日益增強。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們有13億人口、9億勞動力、7000多萬市場主體,所以中國經濟具有巨大發展潛力、韌性和回旋余地,所以我們有決心也有條件保持中高速增長。
當然我們也看到了面臨的問題,大的來說有三個。第一是外生性,世界經濟的緩慢增長給我們帶來的影響。第二是周期性的。第三是長期積累的一些結構性的矛盾。我們有能力也有辦法克服這些困難,在“十三五”期間保持中高速的增長,使中國經濟邁上中高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