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城鎮化一直是發展中大國的一個重大的、現實的課題。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目標。
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針對城鎮化提出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的目標。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城鎮化一直是發展中大國的一個重大的、現實的課題。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目標。
中國目前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五十五。徐紹史透露,新型城鎮化規劃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這需要每年城鎮化率提高一個多百分點,大概有一千多萬人。
為了解決地從哪兒來、錢從哪兒來、人往哪兒去的城鎮化問題,徐紹史稱,當前正在采取多條措施。
一是拓寬入戶通道,讓有意愿、有能力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徐紹史說,去年國務院印發了戶籍制度改革意見,到現在已經有25個省(區、市)出臺了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國家要求到年底每個省(區、市)都必須出臺方案。農業轉移人口有了城鎮戶籍之后,就要享受城鎮的公共服務。
“我理解這個公共服務最核心有‘五件事’,就業、住房、醫療、社保、教育。有了這五個方面的公共服務,農業轉移人口就可以在城市待下去”,徐紹史說。
第二個措施,徐紹史認為是要加快“三掛鉤”機制,調動城市政府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的積極性。“三掛鉤”就是財政轉移支付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城鎮建設用新增指標與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掛鉤、中央基建投資安排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通過這三個掛鉤,鼓勵城鎮政府吸收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
“當然各地還有一些很好的做法,我們正在總結,爭取在面上推廣。我想強調,城鎮化實際上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帶動新農村的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徐紹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