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是否今年難入SDR,除了看美國的臉色,更關鍵的還是IMF。
SDR籃子里多了“人民幣”這顆“金蛋”,卻可維持“紙黃金”的含金量,提振IMF的全球領導力。
人民幣能否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納入特別提款權(SDR)一事,答案即將在11月揭曉。市場普遍認為,人民幣目前已經(jīng)具備加入SDR的實力,一旦獲得確認,將大幅刺激對人民幣資產(chǎn)的配置需求。
SDR前所未有地高頻度進入中國人的視野,那是因為人民幣國際化的程度越來越高。所謂SDR,專業(yè)名稱叫做“特別提款權”,也稱作“紙黃金”。
其實這兩個名字都非常形象,SDR不過是一種記賬單位,既不能作為實質貨幣進行提取,也只能是象征性的紙面黃金。
盡管如此,SDR卻代表著貨幣組合的勢力,因而是個“籃子”,全球主要貨幣都納入其中,從而支撐著IMF這個全球治理機構的軟硬實力。
SDR貨幣籃子,按照權重比例,分別是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這個籃子體現(xiàn)的世界權力和實力可見一斑,也折射出IMF由西方主導的秩序架構。
世道輪回。過去7年,美歐連發(fā)兩場危機,從華爾街到“歐豬五國”,迅疾彌漫全球。“七國集團”(G7)救經(jīng)濟,無解;全球治理只能拉上新興市場,G7變成了G20。以4萬億投資大計劃抵御全球經(jīng)濟危機的中國,充當了全球經(jīng)濟的主引擎。
從“金磚五國”到G20峰會,中國和人民幣的話語權就是在西方危機和中國責任的此伏彼起中增強的。
2010年的IMF份額改革,也是SDR貨幣籃子進行審議調整的時期。其時正處于危機深重時刻,也是SDR籃子最需要人民幣這顆“金蛋”之時。
雖然當時IMF的份額改革方案已經(jīng)出臺,并得到全球各國支持,但這份改革方案在美國受到了阻滯,阻力來自美國國會。
奧巴馬開動馬力印美元的量化寬松政策導致美國兩黨政治的激烈博弈。糾纏于內政而有意無意地擱置IMF改革方案,美國國會的掣肘雖備受全球詬病但也無可奈何。
美國經(jīng)濟逐漸復蘇,IMF改革方案不僅被國會擱置,白宮態(tài)度也不積極,希望維持現(xiàn)有權力架構,人民幣納入SDR籃子的預期被推遲到今年11月份。
好消息是,IMF對人民幣匯率估值做出了客觀評價,即便是8月份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調整引起全球市場波動,IMF給予肯定。
在亞投行效應下,歐洲等國對于中國重構全球經(jīng)濟秩序的努力予以確認,英法德等歐洲主要國家對人民幣納入SDR籃子也明確支持。
9月底習近平主席訪美,獲得美國對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的有條件支持。10月底李克強總理訪韓并參加中日韓三國領導人第六次會議,獲得日方對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的謹慎支持。
主要是中國金融改革的努力和人民幣的表現(xiàn)。當整個世界都緊盯中國股市和匯市時,中國金融改革的市場效應即從國內覆蓋到全球。“兩率”市場化的利率市場化基本完成,匯率市場化也在推進。
簡言之,推動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除了IMF和全球市場的外部推動,也是中國經(jīng)濟治理的內部需求。
隨著國際化進程加速,人民幣已經(jīng)超越日元成為全球第4大支付貨幣,SDR的貨幣籃子需要人民幣這顆“金蛋”。作為全球治理機構,SDR的籃子里容納全球最強貨幣才能凸顯IMF的全球性、權威性和與時俱進性。
和美國獨享IMF主導權的利益訴求不同,IMF顯然更樂于該組織權力架構改革,以確保IMF可持續(xù)的全球領導力。中國作為新秩序的引領者,因而IMF和中國,SDR和人民幣,屬于惺惺相惜和一拍即合。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不過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國際確認。但是SDR籃子里多了“人民幣”這顆“金蛋”,卻可維持“紙黃金”的含金量,提振IMF的全球領導力。
決定人民幣能否納入SDR籃子的技術條件有兩個,一是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支付權重,二是可自由兌換。
第一個條件不是問題,第二個條件則是中國一直努力的方向。。。制約人民幣進入SDR籃子的也許還是政治因素。
至今為止,美日兩國對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的支持都是有條件和謹慎的。人民幣自由兌換,或可成為兩國否決人民幣當然理由。
按照現(xiàn)有投票權重分配,美國(16.7%)、日本(6.2%)和歐盟主要國家(德國、英國和法國各占比4-6%)。若贊成票比例確定為85%,美國將具有1票否決權,何況還有日本的6.2%呢!
不過,IMF必須考慮5年一次審查的時間成本,如果人民幣不被納入SDR貨幣籃子,也許中國會像亞投行那樣另起爐灶。
因而,人民幣是否今年難入SDR,除了看美國的臉色,更關鍵的還是IMF。即使人民幣今年不被納入SDR貨幣籃子,IMF也應為人民幣適當調整審查程序,將5年一審臨時修正為來年再審。為了人民幣這顆“金蛋”,IMF的努力和妥協(xié),值!
本文作者:張敬偉,國際時事、財經(jīng)專欄作家,察哈爾學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