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價與發行價“倒掛” 6月以來19家公司終止定增】今年6月中旬以來,股市大幅震蕩,在此期間,有不少上市公司扎堆謀劃重大事項。記者統計了6月以來謀劃定增事項又終止的公司約有19家。而因一些公司濫用停牌損害投資者交易權、知情權,交易所近期決定將予以規范。
今年6月中旬以來,股市大幅震蕩,在此期間,有不少上市公司扎堆謀劃重大事項。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記者統計了6月以來謀劃定增事項又終止的公司約有19家。而因一些公司濫用停牌損害投資者交易權、知情權,交易所近期決定將予以規范。
定增終止涉及19公司
據統計,6月以來,滬深兩市有宏達新材、大康牧業、金明精機、利源精制、中國中期、奧拓電子、蘭州民百、杭電股份、好想你、新界泵業、新大洲A、騰邦國際、美亞柏科、獐子島、上海三毛、文化長城、中弘股份、萬訊自控、吳通控股等19家上市公司宣布終止定增計劃。
其中發行價“倒掛”是導致定增終止的最直接因素。截至昨日收盤,金明精機、奧拓電子、杭電股份、新界泵業、騰邦國際、獐子島等公司的增發價仍高于市價,倒掛額度分別為-1.42元、-0.78元、-7.64元、-4.64元、-12.81元、-4.25元。如奧拓電子于9月25日宣布定增終止,公司停牌前股價為15元,而9月25日收盤價僅為7.11元,已被腰斬;杭電股份于7月23日決定終止定增,公司原擬以35.9元發行股份,而7月22日時公司收盤價只有30.16元。
具體來看騰邦國際于7月底披露的一份定增預案。該公司擬以定增方式向公司第1期員工持股計劃發行不超過1518.22萬股股份,發行價為29.64元/股,公司停牌前股價37.38元。表面看,這是一份再普通不過的定增預案,但市場人士認為:“有些公司一招不夠,就再出新招,盡管它嵌入了一份員工持股計劃,但考量當前的市場環境,這份定增預案耐人尋味。”員工持股計劃馳援股價的計劃未能如愿,今年10月8日,騰邦國際由于股價較定增價跌超四成,決定終止定增。
交易所規范停牌行為
由于市場的調整超出預期,打亂了一些公司的定增節奏,為此,有不少擬定增的公司紛紛開始下調發行價。如:山西證券將此次計劃非公開發行的發行價格由12.74元下調至9.40元,下調幅度26.21%;同日,華勝天成也將其定增價格由34.01元大幅下調至16.16元,下調幅度超過五成;九安醫療將增發價格由18.40元下調至12.67元后,又將發行數量由原來的4400萬股大幅上調至7300萬股。
更引人關注的是,一些上市公司以籌劃重大事項為由,停牌數月,甚至超過一年的情況不在少數,導致小股東被長期鎖倉。這一情況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10月30日,上交所“點名”批評昆明機床、四創電子、寶光股份、ST宏盛4家上市公司濫用停牌。對于上市公司長期停牌,給投資者帶來損失引起公憤的現象,大部分市場人士認為,上市公司的停牌需要從制度上明確時間,而不應該一延再延。同一時間,深交所決定對“濫用停牌損害投資者權益”的情況予以規范。據深交所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停牌時間過長,不得濫用停牌損害投資者的交易權和知情權,并對常見的停牌事項規定了相應的停牌期限及標準。”
目前已有近40家長期停牌的公司,已向股東大會提交審議繼續停牌籌劃相關事項的議案,議案明確了所籌劃相關事項的內容、預計復牌時間和下一步工作計劃等內容。其中,易聯眾為了籌劃定增事項停牌已達五個月,但方案一直沒有出爐。10月27日,公司終于宣布復牌。但公司的“重返”既沒有帶著新方案,也沒有宣布定增失敗,究其復牌原因便是由于深交所的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