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需要警惕的是,如何不讓一個徐翔倒下去,后繼者鋌而走險站起來。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值得肯定的是,從果敢拿下徐翔這一舉動可以看出,管理層的目的是讓股市回歸價值,而不是炒作題材。在這一價值導向之下,今后的投資環境有望走好。
監管層需要警惕的是,如何不讓一個徐翔倒下去,后繼者鋌而走險站起來。值得肯定的是,從果敢拿下徐翔這一舉動可以看出,管理層的目的是讓股市回歸價值,而不是炒作題材。在這一價值導向之下,今后的投資環境有望走好。
阿瑪尼也好,白大褂也好,這幾天各界都被徐翔這位私募“一哥”刷屏了。財經人物能有如此的全民影響力,足見民間對于“股神”關注度甚高,不亞于一只“大老虎”的落馬。因為此人的所作所為,與許多投資者和股民的切身利益相關。很多股民認為,股災里虧的錢,原來都進了徐翔和他客戶的腰包。
反腐風暴如此猛烈,徐翔們的錢來得太快太投機,很多人預料其遲早會被盯上。選“一哥”下手,正為“殺雞儆猴”。目前股市和私募圈類似“內幕交易”、“操縱股價”的大小老虎蒼蠅可謂猖狂,敢于冒風險作案者大有人在。監管層出重拳,在資本的誘惑下鋌而走險的成本將越來越高。
而這次針對金融圈腐敗的查處,事實上從中信證券被查就已悄然啟動了,多家券商被深入調查,徐翔本人多次被傳“出事”,其實在業內也早有鋪墊。
徐翔被抓,也讓其從“神壇”跌落。近年來他的精準抄底、迅捷逃頂讓業內聞之戰栗,也讓不少普通投資者趨之若鶩卻尋之無門。這種偏離正常投資收益范圍的“妖孽”事實上早為圈內真正技術高手所不屑。在很多人看來,徐翔被抓恰恰證明,他的神話并非建立在多么超前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手段上,不過是“非法手段”的產物。
之所以說這是一種必然,事實上也跟中國股市不健康的土壤有關。由于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本身就具有難以界定的天然投機性,加上法制相對滯后,中國股票市場自成立以來一直伴隨著投機炒作,內幕交易與市場操縱行為隨處可見,導致諸多違法違規行為受不到嚴厲查處,股市尤其是私募圈早已是違法違規行為泛濫,這甚至是圈內“公開的秘密”。
還未公開的秘密是,徐翔在為誰賺錢?他被抓以后,背后的神秘客戶命運如何?畢竟,澤熙的產品是普通人排隊都買不到的,認購人不乏有背景深厚的權貴和其他社會資源豐富的人物。而證監會多次查澤熙疑似違規行為,往往不了了之。這些都證明了這一事件牽涉的不僅僅是股市關系,還有更為復雜的社會關系。
不得不承認,中國股市的制度缺陷也是有的,正如什么樣的環境滋生什么樣的細菌。讓機構投資者去投資而不是投機,不能沒有清晰標準。例如目前現貨和期貨交易機制的差異、一二級市場的價差,都是不法利益的生成通道。如何堵住制度形成的漏洞,仍然任重道遠。
從法制建設上看,《證券法》本身多被詬病“粗枝大條”。比如說,如何精準明確市場操縱與投機炒作的區別,讓每一個投資者能夠準確地進行區分。又比如,細化監管,加大懲處力度,對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追究法律責任,減低“以身試法”出現的概率。
究竟我們的股市離“健康”還有多遠?股民真的無論如何都難逃被“辣手割韭菜”的命運嗎?目前中國股民中散戶過多,力量分散。而從國際發展軌跡來看,以專業機構為主要投資主體的理性投資將漸占上風。從長遠來看,股市健康發展也離不開合格的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也總是通過相對于普通投資者更多的信息優勢才能生存發展。
監管層需要警惕的是,如何不讓一個徐翔倒下去,后繼者鋌而走險站起來。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值得肯定的是,從果敢拿下徐翔這一舉動可以看出,管理層的目的是讓股市回歸價值,而不是炒作題材。在這一價值導向之下,今后的投資環境有望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