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閉幕,備受關注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進程仍未明晰。
第六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閉幕,備受關注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進程仍未明晰。
11月2日,《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日本希望將自由化程度較高的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作為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的雛形,因為如果自由化水平較低,對日本出口和投資產生的經濟效果很小。而中國則希望在中韓已達成的自由貿易協定的基礎上,繼續推進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
在11月1日發表的《關于東北亞和平與合作的聯合宣言》中,中日韓三方重申:將進一步努力加速三國自貿區談判,最終締結全面、高水平和互惠的自貿協定。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貿易與投資研究室主任王海峰分析稱,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若以中韓FTA的模式進行談判,談判難度最小,效率最高,談成的協議日后可以逐步升級,實施難度也較小。但可能存在日本不愿意的問題。若以TPP模板進行談判,韓國方面的問題并不是很大,中方可能需要作出一個較大的讓步。
王海峰認為,如果是在TPP基礎上進行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還不如中韓兩國直接去進行TPP談判,沒必要只跟日本單獨談判。
受多重因素影響,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近年陷入停擺。在今年7月下旬召開的中日韓第八輪工作談判中,中日韓三方重點討論了有關貨物關稅減讓的談判方式,以及服務投資自由化方式等核心議題。
中國社科院亞太經合組織與東亞合作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玉主分析稱,目前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還處于初期,還在商定模式,并未涉及具體內容。模式定好,才會涉及細的內容,諸如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問題等細化領域,進行逐項談判。模式若談崩,下一步則無法進行。
在王玉主看來,中日韓的合作前景不是很樂觀,要看中方能做多大的妥協。中日韓FTA談判的理想模式可能是在中韓FTA的模式里加入TPP的因素。
王玉主表示,日本不會輕易遵從中韓自貿協定談判的標準,中方也不會輕易接受TPP的標準。
一般認為,中韓自貿協定談判仍屬傳統范疇。相比之下,TPP設定的標準較高,除了要求貿易的自由化率要接近100%,還設定了環保、勞工、知識產權、國有企業采購等傳統非貿易領域的標準,這對中國來說是較高的門檻。
王海峰認為,TPP標準雖高,但需考慮落實的過程,越南(TPP成員國之一)在很多標準上可能達不到,這中間就會有一個過渡期,成果的顯現不一定很迅速。而隨著中韓之間貿易、農業、基礎領域的合作逐漸加強,中韓FTA可補充或修訂一些條款,有可能在動態領域繼續升級。
王玉主則強調,談判需要各方妥協。無論是以中韓FTA為模板,還是以TPP為模板,中方面臨的壓力都很大。中日對等開放,中方可以進入日本的產品有限。以農產品為例,在農藥殘留、化肥使用等方面,中國粗放式的農業很難對日本經濟化農業產生太大沖擊。
眼下可能是個機會。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東亞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子雷分析,中日韓三方對談判認知差距較大,但三方積極推動,尤其是日本,積極性前所未有。